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鼻骨截骨术的临床进展及其在功能鼻整形中的应用

      2025, 31(1):46-5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5057

      关键词:鼻整形鼻骨截骨术保留鼻整形功能性鼻整形
      摘要 (34)HTML (60)PDF 1.10 M (42)收藏

      摘要:骨性鼻锥位于鼻部的上1/3,是构成鼻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驼峰鼻畸形、歪鼻畸形、创伤鼻畸形的整形修复往往涉及骨性鼻锥重建与塑形。鼻骨截骨术在现代鼻整形术诞生之初便已存在,其通过骨凿切开并移动骨质,达到骨性鼻锥塑形的目的,是经典的鼻整形手术操作。鼻骨截骨术依据截骨路径分为外侧截骨术、内侧截骨术、内侧斜行截骨术、中间截骨术、横向截骨术。传统的鼻骨截骨术在盲视下操作,精准性差且学习曲线漫长,随着鼻整形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动力设备、压电设备逐渐应用到鼻骨截骨术中,使鼻骨截骨术变得可视和精准。鼻骨截骨术也与保留鼻整形理念相融合,更好地发挥功能保护作用。本文介绍了鼻骨截骨术的解剖基础、临床分类以及最新的临床进展,同时介绍鼻骨截骨术在保留鼻整形中的应用和进展,为广大鼻整形医生提供参考。

    • 285例儿童鼻骨骨折影像分析及骨折分型研究

      2023, 29(5):7-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208

      关键词:鼻骨骨折儿童鼻骨鼻骨骨折分型
      摘要 (427)HTML (432)PDF 1.69 M (618)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CT影像分析,探究儿童鼻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为制定个性化儿童鼻骨骨折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85例儿童鼻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91例,女94例,年龄7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8.52±3.51)岁。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0~5岁),小学组(6~11岁),初中组(12~14岁),由影像科收集DICOM格式的CT影像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对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以上患者鼻骨骨折的特点,统计面中部其他骨骨折的发生率,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T影像的儿童鼻骨骨折分类方法。结果 统计285例患者中,学龄前组患儿69例(24.21%)、小学组患儿145例(50.88%),初中组患儿71例(24.91%);其中单纯型鼻骨骨折210例(73.68%),复合型鼻骨骨折75例(26.32%)。根据上述患者的CT影像,分析儿童鼻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将儿童鼻骨骨折分为4种类型,其中Ⅰ型为单纯鼻骨骨折无移位,只见骨折线34例(11.93%),Ⅱ型为单纯鼻骨骨折有移位176例(61.75%),Ⅲ型为合并1种面中部其他骨骨折的鼻骨骨折70例(24.57%),Ⅳ型为合并两种及以上面中骨骨折的鼻骨骨折5例(1.75%)。结论 影像学分析儿童鼻骨骨折特点和鼻骨骨折分型方法,骨折的匹配度更高,可以更好地评估儿童鼻骨骨折的情况,并对儿童鼻骨骨折的个性化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两种鼻骨复位器在鼻骨复位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1, 27(2):131-13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248

      关键词:鼻骨闭合骨折复位3D打印
      摘要 (143)HTML (408)PDF 1.50 M (2688)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3D打印鼻骨复位器在鼻骨复位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鼻骨骨折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术中使用传统鼻骨复位器,实验组(44例)术中使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最终对照组和实验组纳入分析各39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主观评分,根据术后CT评估术后疗效。结果 对照组术前外形评分(6±3)分,术前鼻塞评分(3±3)分;实验组术前外形评分(6±4)分,术前鼻塞评分(3±4)分。对照组术后外形评分(2±2)分,术后鼻塞评分(1±1)分;实验组术后外形评分(1±2)分,术后鼻塞评分(1±0)分。对照组术后疗效显示“极好”23例,“好”13例,“一般”3例;实验组术后疗效显示“极好”32例,“好”6例,“一般”1例。结论 在鼻骨复位术中使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和传统鼻骨复位器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鼻外形和通气功能,使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更容易做到鼻骨骨折的精准解剖复位。

    • 鼻面部畸形行功能性鼻整形术中应关注的问题

      2019, 25(2):109-1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01

      关键词:功能性鼻整形外科|鼻骨骨折|鼻眶筛骨折|鼻中隔偏曲|鼻阀
      摘要 (82)HTML (0)PDF 888.00 Byte (375)收藏

      摘要:鼻面部外伤可以造成鼻面部骨结构破坏和软组织结构的畸形,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缺陷,功能性鼻整形外科要求在改善外形的同时,恢复鼻功能。本文从功能性鼻整形外科角度就骨性鼻锥、软骨性鼻锥和鼻阀结构畸形中的常见的需关注的问题,作简要地阐述。

    • 3D打印鼻骨复位器在骨折复位手术中主观疗效的临床分析

      2019, 25(2):131-13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06

      关键词:鼻骨骨折|3D打印|骨折复位
      摘要 (63)HTML (0)PDF 1.10 K (333)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3D打印鼻骨复位器在鼻骨骨折复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7例单侧鼻骨骨折或双侧鼻骨骨折对侧没有移位的鼻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鼻骨骨折复位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内分别行颌面部CT扫描,术中采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复位骨折,采用VAS评分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对鼻外形的满意度和鼻腔通气情况比较。结果患者鼻外形满意度VAS评分从术前 (6.353±1.607)分降到术后(1.529±1.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鼻腔通气情况VAS评分从术前(2.912±2.315)分降到术后(0.882 4±0.322 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鼻外形主观满意度及鼻塞主观感觉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3D打印鼻骨复位器行鼻骨骨折复位操作简单且复位准确率高,可达到精准复位的目的。用3D打印鼻骨骨折复位器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是可行且有效的。

    • 10 000例鼻功能性精准修复的临床体会

      2019, 25(2):135-13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07

      关键词:鼻骨骨折|鼻畸形|修复重建|精准
      摘要 (54)HTML (0)PDF 1016.00 Byte (215)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骨骨折、鼻畸形的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 000例鼻骨骨折和鼻畸形患者在超声、鼻内镜引导下行闭合复位术、切开复位术及鼻腔填塞,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术后鼻部凹陷畸形消失,CT检查示骨折复位好,患者对鼻部畸形的纠正效果满意。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鼻骨骨折、鼻畸形患者临床治疗应根据畸形部位、移位程度、鼻腔局部情况、全身情况、心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鼻内镜下改良鼻骨错位复位法61例疗效观察

      2018, 24(2):156-158.

      关键词:鼻内镜|鼻骨骨折|错位复位
      摘要 (62)HTML (0)PDF 847.00 Byte (376)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错位畸形的鼻骨骨折鼻内镜复位术中使用鼻阈小切口改良复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3月,需手术治疗错位畸形的鼻骨骨折患者61例,在全身麻醉鼻内镜下使用鼻阈小切口改良鼻骨复位术,评估术后鼻外形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61例患者均复位成功,外观满意,鼻腔通气正常,未见复发。结论对于有错位的鼻骨骨折患者,加用鼻阈小切口改良复位法可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手术疗效确切,损伤小,适合临床应用。

    • 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脱位与骨折的内镜治疗

      2016, 22(5):403-404.

      关键词: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脱位|鼻内镜
      摘要 (254)HTML (0)PDF 875.00 Byte (62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期处理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和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鼻骨骨折患者行CT扫描,确诊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在处理外鼻开放性外伤和鼻骨骨折复位的同时,一期在局麻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骨折或脱位复位和矫正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鼻外形基本满意,鼻中隔无明显偏曲,通气改善。结论鼻内镜下同期处理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及脱位,方法简单,处理到位,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 鼻骨骨折与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的可行性及处理技巧

      2016, 22(6):502-503.

      关键词: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鼻内镜|外伤
      摘要 (275)HTML (0)PDF 754.00 Byte (570)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骨骨折及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处理技巧。 方法对58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同期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和鼻中隔成形术,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28.6岁。均为闭合性鼻骨骨折。58例患者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 58例患者中51例为优, 7例为良。鼻外形矫正满意, 鼻功能恢复好,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同期手术,但对并发症的防范不能忽视。

    • 健康鼻骨受力的生物力学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2014, 20(1):6-1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4

      关键词:

      鼻骨|三维重建|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建模

      摘要 (732)HTML (0)PDF 1.27 K (726)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成年人健康鼻骨相关生物力学模型,对鼻骨结构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应力、应变等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揭示鼻骨的静力学应力分布特点。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影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图像处理获得鼻骨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鼻骨受力的生物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通过对6例鼻骨受力的情况的有限元分析,发现当外力作用于鼻骨下端时,作用力与矢状面所成角度越大则最大应变越大,同时最大主应力逐渐增大;当角度接近60°时,随着角度的增加,最大主应力反而减小。结论当作用力与矢状面的夹角接近60°时,弹性模量较大的鼻骨容易发生骨折;当在角度接近90°时,弹性模量较小的鼻骨才能发生骨折。应用医学图像重建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定量分析成人鼻骨结构的力学性质,为骨折患者矫形提供帮助。

    上一页12
    共2页13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