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3D打印技术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2023, 29(3):5-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225

      关键词:颅底肿瘤颅底重建鼻窦三维立体3D打印
      摘要 (296)HTML (293)PDF 1.71 M (379)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颅底肿瘤及周围的组织结构,获取颅底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参数,铸造并打印个体化三维模型,研究3D打印技术在颅底瘤性病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5例复杂颅底肿瘤(包括脑膜瘤、垂体瘤、嗅神经母细胞瘤、颅咽管瘤、神经鞘瘤、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如CT、 MRI、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的原始数据,利用“MINICS”软件读取患者影像学原始图像,应用3D打印软件及三维重建技术,个性化设计颅底占位的手术方案。结果 三维重建并打印15例患者的颅底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个体化模型。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分析肿瘤周边重要血管的分布及走行,术中加以保护及预防损伤。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例获得全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术后并发症;1例大部分切除患者(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予手术+放疗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后好转。结论 利用3D技术打印的个体化颅底肿瘤三维模型,可用于设计和规划颅底肿瘤切除及术后修复重建,对于指导临床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保护毗邻神经、血管及术后修复缺损具有重要意义。

    • 儿童颅底肿瘤经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2020, 26(2):121-12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03

      关键词:鼻内镜|颅底肿瘤| 儿童|颅底手术
      摘要 (147)HTML (0)PDF 1.04 K (185)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治疗儿童颅底肿瘤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鼻颅底外科 2010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确诊为颅底肿瘤并行鼻内镜治疗的患儿共44例,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17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骨化纤维瘤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脑膜瘤2例,间叶性软骨错构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血管纤维脂肪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脊索瘤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纤维瘤病1例。 结果44例患儿中43例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仅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分期切除。术后44例均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9年。5例失访,其中骨母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12例术后接受放化疗,其中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2例,横纹肌肉瘤1例,脊索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随访至今患儿状况良好,均无复发及转移;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其余26例患儿术后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颅底手术治疗儿童颅底肿瘤是可行、有效及安全的。

    • 颅底脊索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2020, 26(3):283-28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3011

      关键词:鼻内镜|脊索瘤| 颅底肿瘤|显微手术
      摘要 (77)HTML (0)PDF 968.00 Byte (165)收藏

      摘要:探讨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9年12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3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手术入路、病变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中,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2例,全切除率57.6%。术后有2例患者新发眼球外展受限、复视,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正常;术后脑脊液鼻漏2例,均为经鼻蝶术后患者,其中1例予腰大池引流1周后拔管无脑脊液漏,1例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有2例术后出现垂体功能减退,予激素替代治疗2~3个月后逐渐恢复。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08个月,19例全切除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26.3%;12例次全切除患者中有4例明显进展;2例大部分切除患者中1例术后进展迅速,半年后死亡。33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73个月,5年PFS 63.2%,5年生存率96.7%。结论颅底脊索瘤首选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术前应对其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选择合适的颅底手术入路尽可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术后辅助放疗可延缓肿瘤复发。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30例临床分析

      2019, 25(3):236-24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03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肿瘤|神经内镜手术|辅助放疗
      摘要 (45)HTML (0)PDF 1.23 K (18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我科,并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0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要点及并发症等。结果30例患者共进行了34次手术,肿瘤全切16例17台次(16/30,53.3%),次全切除8例8台次(8/30,26.7%),大部切除6例9台次(6/30,20%)。1例围术期感染死亡。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者25例(25/30,80%),无明显改善者4例(4/30,13.3%),加重1例(1/30,3.3%),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2例(2/30,6.7%)。13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包括适形放疗6例,γ刀4例,质子刀3例。25例患者获得随访,18例患者术后肿瘤无进展(18/25,72%),无进展生存期(PFS)范围为6~50个月,平均15.7个月。肿瘤复发7例(7/25,28%),无进展生存期范围5~39个月,平均14.1个月,2例患者死于继发肺部感染。13例行术后放疗的患者中,有2例复发;12例单纯行手术患者中,有5例复发。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术后放疗组无瘤生存期明显好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具有视野好,抵近观察、多角度观察等特点,具有全切率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此外,术后辅以放疗能够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 颅底脊索瘤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2019, 25(3):241-24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04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肿瘤|手术治疗
      摘要 (58)HTML (0)PDF 1.09 K (228)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底脊索瘤患者临床资料并介绍典型病例。结果54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头痛、视力受损症状最为常见,肿瘤全切19例(35.2%),次全切28例(51.8%),大部分切除7例(13.0%) 。4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5例肿瘤未达到全切者术后均行辅助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至4年,复发14例,脑脊液漏8例,颅内血肿6例,其中11例患者行二次手术。结论颅底脊索瘤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特点及病变侵犯程度,辅助神经导航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选择不同手术入路,必要时联合入路,可提高肿瘤全切率,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可延缓肿瘤复发。

    • 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2019, 25(3):246-24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05

      关键词:颅底肿瘤|脊索瘤|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摘要 (69)HTML (0)PDF 892.00 Byte (214)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影像特点,探讨其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底脊索瘤的6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其中11例同时行CTA检查,观察病变部位、生长方式、密度或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结果病变起源于斜坡46例, 伴脑干和基底动脉受压后移15例,筛窦、蝶窦受累10 例,单侧或双侧海绵窦受累8例,颅底受累5例,岩尖骨质受累6例; 起源于斜坡外16例,其中伴突入鞍上池9例,累及邻近岩骨、枕骨破坏4例,脑干受压3例。CT表现肿块为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影,其中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4例,病变内见钙化或残存骨49例。MRI信号不均匀,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夹杂T1WI高信号和/或T2WI低信号。增强检查表现呈不均匀强化,其中轻、中度强化53例, 强化显示“蜂房征”6例,边缘轻度环形强化3例。结论CT和MRI可清楚显示颅底脊索瘤的部位形态特点、侵犯周围组织范围、强化方式,对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随访评估具有较大价值。

    • 颞下窝B型径路切除侧颅底肿瘤临床分析

      2019, 25(6):615-61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09·

      关键词:侧颅底肿瘤|颞下窝B型径路|颈内动脉|岩尖|面神经
      摘要 (79)HTML (0)PDF 1.20 K (235)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颞下窝B型径路在侧颅底肿瘤中的适应证及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颞下窝B型径路治疗8例侧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横纹肌肉瘤1例,成熟型畸胎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颞骨鳞癌1例,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胆脂瘤2例。结果3例患者病变范围主要累及颈静脉孔区、颈内动脉、岩尖;5例患者病变范围主要累及颧弓、颞下颌关节、中颅底甚至颞叶。7例单纯行颞下窝B型径路,1例患者行颞下窝B型径路联合经耳蜗径路,8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病变。所有患者术后1周复查头颅MRI,均未见病变残留。4例患者术后为重度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下降,另外4例患者术后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术前面瘫者2例,术后无加重;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2例出现面瘫,其中1例为联合经耳蜗入路患者术中将面神经进行移位,另外1例由于恶性肿瘤已侵犯面神经,术中将受侵犯的面神经切除。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脑脊液耳漏、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偏瘫、死亡等严重术后并发症。 结论颞下窝B型径路在暴露颈内动脉垂直段和水平段、岩尖等部位极具优势,同时这一径路也可用于切除累及颧弓、颞下颌关节甚至累及颞叶的侧颅底肿瘤。

    •  内镜经鼻手术切除颅底脊索瘤的疗效分析

      2018, 24(4):315-321.DOI: DOI: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4

      关键词: 脊索瘤|颅底肿瘤|内镜经鼻入路
      摘要 (67)HTML (0)PDF 991.00 Byte (320)收藏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颅底脊索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鼻内镜下行颅底脊索瘤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因素。结果87例手术总全切率为42.5%(37/87),其中肿瘤主体位于上斜坡者全切率40.0%(28/70),中斜坡63.6%(7/11),下斜坡33.3%(2/6)。在单独采用经斜坡入路的情况下,AlMefty I型肿瘤的全切率75.0%(9/12),II型40.0%(8/20),III型36.4%(20/55)。近期(2014年12月~2018年1月)的手术全切率(48.8%, 21/43),明显高于早期(2011年3月~2014年12月)的(36.4%, 16/44)。大多数患者(86.2%)术后未出现任何短期并发症。27例未全切患者接受了术后重离子刀治疗,治疗后88.9%的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体积、既往手术史、放疗史、肿瘤位置等因素对于切除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是是外科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有效方法,下斜坡生长尤其累及颅底侧方的脊索瘤疗效不理想。随着术者不断累积手术经验,结合术后重离子治疗,经鼻内镜切除颅底脊索瘤疗效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 66例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

      2013, 19(1):48-52.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肿瘤|手术治疗
      摘要 (1153)HTML (0)PDF 402.00 Byte (157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6例颅底脊索瘤,并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径路。结果 66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头痛、视力受损症状最为常见。肿瘤全切或基本全切除25例(32.5%),次全切除32例(47.6%),部分切除9例(11.7%)。术后28例患者辅助性接受伽马刀治疗。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6%和45%;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2%和70.9%。结论 目前脊索瘤手术全切除率不高,容易复发,预后差,较彻底的手术切除结合伽马刀治疗能使颅底脊索瘤取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 鼻内镜鼻颅底肿瘤手术19例临床观察

      2010, 16(3):196-199.

      关键词:鼻颅底肿瘤|鼻内镜术|疗效
      摘要 (1989)HTML (0)PDF 2.51 K (1567)收藏

      摘要:摘要:探讨鼻内镜技术应用于鼻颅底肿瘤手术中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9例鼻颅底肿瘤患者,其中鼻窦乳头状瘤6例,垂体瘤6例,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嗅母细胞瘤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残灶2例。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肿瘤中有恶变者予以放疗。结果:19例患者肿瘤均全部切除,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以自体中鼻甲修补成功。术后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条件下,应用鼻内镜技术能安全有效处理鼻颅底肿瘤。

    上一页12
    共2页11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