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4):1-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04001
摘要:尽管国内外变应性鼻炎(AR)诊疗指南均一致认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治疗策略,但是相对于过敏原检测、抗过敏药物治疗、过敏原免疫治疗(AIT)而言,人们对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较少、文献数量也不多。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的中青年专家们集体撰写了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AR防治效果。
2021, 27(6):702-7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064
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喉返神经(RLN)损伤影响因素并建立预防措施。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42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甲状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方式、肿瘤部位、神经暴露的关系等因素对RLN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42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25例患者发生RLN损伤,发生率为5.95%;其中永久性损伤10例(2.38%),暂时性损伤15例(3.57%);术后随访1年,10例永久性损伤患者功能未恢复,15例暂时性损伤患者声带运动均在6个月内恢复。甲状腺癌手术患者RLN损伤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RLN损伤率与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次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次数是RLN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次数是RLN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熟悉RLN解剖结构、暴露神经可作为降低RLN发生的预防措施。
2020, 26(2):220-22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8
摘要:摘要:目的根据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部分援鄂医疗队员出现鼻出血的情况,探讨鼻出血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鼻出血的发生。方法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批援鄂队员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鼻出血12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64份,分析援鄂医疗队员鼻出血原因。并结合武汉疫情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文献指南,制定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增加环境湿度、预防使用药物、减少局部压迫、轻柔擦拭鼻腔、合理膳食营养及注意饮水休息,并对比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问卷有效回收64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显示,回答空气干燥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的有39例,占60.9%。随访30d,无新增鼻出血队员,11例队员鼻出血停止,仅有1例队员仍有少量血丝,嘱其适当休息、加强营养、注意防护。干预前后鼻出血人数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063, P<0.01)。结论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也最容易和病毒接触。鼻出血是威胁援鄂医疗队员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援鄂医疗队员鼻出血的发生,减少创面暴露,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2019, 25(4):397-40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4013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异物患者与其看护人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之间的关系,了解看护人相关知识的薄弱环节,为宣传呼吸道异物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呼吸道异物的发生。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2017年6月~2018年2月住院患儿,其中包括试验组(呼吸道异物组)232例及对照组(非呼吸道异物组)464例,研究内容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实际看护人的一般情况,实际看护人的喂养、教养、卫生及急救知识等,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构成比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异物患儿男多于女,农村多于城市,3岁以下患儿占57.76%,在关于呼吸道异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掌握更为薄弱。结论加强看护人关于预防呼吸道异物的健康宣教是关键,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宣教有利于减少呼吸道异物的发生。
2017, 23(1):12-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701003
摘要:目的根据上海地区气传花粉监测数据,对上海闵行地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春季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上海闵行地区2014年10月~2015年4月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季节性对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治疗组44例,正常治疗组4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组胺药物咪唑斯汀10 mg口服,1次/d,预防治疗组根据上海地区气传花粉检测数据,从花粉高峰期前2周开始应用咪唑斯汀持续用药一直到花粉高峰期结束;正常治疗组则选择在花粉高峰期伊始就医的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期间每两周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结果在闵行区域4月花粉高峰期为时间段,预防治疗组的VAS评分在鼻痒、鼻塞、睡眠、工作影响和整体舒适感方面的指标均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SF36生活质量量表也显示,在与变应性鼻炎最相关的RP(生理职能)与RE(情感职能)两个维度中,预防治疗组得分均高于正常治疗组,并在整个花粉高峰期均保持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根据气象数据及时给予预防性用药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发作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加强患者根据气象相关预报增强预防意识。
2012, 18(4):275-278.
摘要:目的 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易感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2月行全喉切除术患者114例。对可能影响咽瘘发生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年龄、术前放疗、颈廓清术范围、肿瘤位置和肿瘤临床分期等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12例患者发生咽瘘(10.5%),7例咽瘘患者的愈合需要外科治疗干预,其中6例通过咽部黏膜组织的直接缝合而达到治愈,1例行胸大肌皮瓣移植术;另5例通过局部换药、加压包扎等保守方法,瘘口治愈闭合。所有患者均随访2个月以上。结论 文献中关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虽存有很多的争议,但研究表明血红蛋白水平,是否有糖尿病,肿瘤位置,肿瘤TNM分级及临床分期与咽瘘发生密切相关。大部分患者的咽瘘通过保守换药治疗,必要时局部直接清创缝合的方法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