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9(3):23-2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037
摘要:目的 探讨岩骨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多种侧颅底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9年9月行岩骨次全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0例,女38例;平均年龄(37.3±14.1)岁。其中岩骨胆脂瘤28例,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20例,颞骨良性肿瘤19例,脑脊液耳漏11例。术前患者均行纯音测听、颞骨CT、内耳MRI,面神经功能评价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25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Ⅴ级5例,Ⅵ级4例;全聋21例,余者平均听力52.2 dB。术后复查颞骨CT、内耳MRI并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5.51年,术后无死亡、颅内出血、脑脊液耳漏等严重并发症。岩骨胆脂瘤、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患者术后复发各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颞骨良性肿瘤均完全切除肿瘤,其中14例面神经鞘瘤患者中9例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价:Ⅰ级28例,Ⅱ级20例,Ⅲ级17例,Ⅳ级7例,Ⅴ级2例,Ⅵ级4例;所有患者均无实用听力。结论 岩骨次全切除术适用于广泛的岩骨胆脂瘤、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及颞骨良性肿瘤的切除,也可用于防治脑脊液耳漏;此术式无法保留或重建听力,故仅适用于无听力重建条件者。
2018, 24(6):522-52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6006
摘要:目的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指征、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乳突-上鼓室入路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37例临床资料。以病程为分组标准,其中病程2个月内患者21例;病程2~3个月患者9例;病程3个月以上患者7例。对病程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不同病程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χ2检验。分析手术时机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病程在2个月以内的患者,术后7例(33.3%)恢复至HB I或II级,10例(47.6%)恢复至HB III级,4例(19.1%)为HB IV级以上;病程2~3个月的患者,术后1例(11.1%)恢复至HB I或II级,3例(33.3%)恢复至HB III级,5例(55.6%)为HB IV级以上;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术后1例(14.3%)恢复至HB III级,6例(85.7%)为HB IV级以上。对患者病程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70.0%,明显高于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面神经功能变性超过90%的贝尔氏面瘫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应在3个月内尽快选择手术治疗。面神经减压术能够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