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4):103-10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446
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一门解剖复杂、病种繁多、发展飞速的学科,如何培养一名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拥有临床科研能力的正确价值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这一直是学科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型硕士的培养难点,即如何开展以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临床科研思维、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并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本文根据所在教研室的既往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策略探讨,为学科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参考。
2022, 28(2):110-1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244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预案汇报制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7名)。对照组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实验组要求住院医师在完成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制作并汇报手术预案,通过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年度考核成绩,分析手术预案汇报在教学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为(92.44±2.41)分,而对照组为(88.79±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dF=13,P<0.05)。实验组住院医师年度考核成绩为(85.87±3.64)分,对照组为(80.29±2.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dF=13,P<0.05)。实验组8名住院医师共汇报预案397例,平均(49.62±17.20)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通过制作和汇报手术预案,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指导教师对预案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2021, 27(5):601-6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303
摘要: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授课形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或无网课学习经历分为两组,两组学生均因疫情原因,在家学习同一网络课程。疫情缓解期间,学生均已回归校园,于同时同地用同一份试卷进行考核,并进行主观问卷填写,结果应用SPSS 21.0作分析。结果 作为客观指标的理论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82.04±5.87)分,对照组(84.22±4.1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网课内容适当合理,同学们面对新的教学形式未见明显的适应不良,教学质量较满意。作为主观测试指标的教学质量问卷显示:对于网络教学的公认优缺点和特殊时期开展的必要性,两组均比较认同,但对于对于网课的实际效果、自身适应能力等仍存在一定疑虑。结论 网络教学是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也是较为肯定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可能仍不适合完全替代传统的线下课堂。借由此次的宝贵经验,让线上及线下课程相辅相成,使线上教学成为医学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2020, 26(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1001
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能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诊诊疗存在医患室内近距离接触,检查过程中患者喷嚏、咳嗽和恶心等反应均极易产生携带病毒的飞沫及气溶胶,且医患直接接触机会多,导致医患暴露风险明显增加。非疫情中心区域,大部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患者多为无疫区接触及暴露的人群,如何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效果的同时,防范于未然、做好防护、避免医患院内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2020, 26(2):216-21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7
摘要:摘要:目的根据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交叉感染风险和职业暴露危险,制订手术室管理策略,达到保障手术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目的。方法2020年1月25日—2020年3月8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手术29例。手术室从人员、物资、手术、环境、安全防护等方面入手,制定严格的管理策略,规范手术实施,并对医护人员防护效果及患者围手术期状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前临床观察以及直至术后14 d的跟踪随访,在29例手术中,无疑似、确诊和漏诊病例,无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制定严格有效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保证了疫情期间手术的正常及时开展,保护医护人员、手术患者安全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019, 25(6):683-68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25
摘要:目的研究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的七年制学生4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采取传统教学法的设为对照组(n=24),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设为实验组(n=24)。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基本检查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为(93.00±3.13)分,基本检查操作成绩为( 90.25±2.97)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 87.70±3.57)分、( 85.92±4.6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学生的教学质量满意度( 95.80%) 高于对照组学生( 70.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操作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临床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掌握,教学效果显著。
2017, 23(4):39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704026
摘要:
2016, 22(4):293-297.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11月~2015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0例咽喉部病变患者行TORS, 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野暴露平均用时34 min(20~60 min),调整开口器次数2~5次,平均手术时间为67 min(30~130 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 d(6~14 d),恢复经口进食平均需要5 d(2~10 d),出院时均可经口进食。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多种类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其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