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2023, 29(2):31-3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69

      关键词:鼻颅底沟通性肿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外科颅底重建
      摘要 (152)HTML (229)PDF 1.27 M (401)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7例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10例,肿瘤直径4.7~8.5 cm,平均直径6.3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后行开颅显微手术+颅底重建,恶性肿瘤术后进一步行放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恶性肿瘤随访5~10年,平均8.3年;良性肿瘤随访1~11年,平均6.7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63.0%(17/27);1例良性肿瘤(非典型脑膜瘤)术后5年复发再次经双侧额底入路手术治疗。结论 神经外科首诊的鼻颅底沟通性肿瘤往往颅内肿瘤为主体,开颅手术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妥善颅底修复意义重大。

    • 神经外科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种术式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2018, 24(3):284-287.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摘要 (63)HTML (0)PDF 805.00 Byte (274)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异同并分析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例神经外科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气管切开术组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组,每组各100例。统计两组两周内术后并发症数据。结果术后两周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15例,皮下积气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总计19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出血4例,皮下积气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总计8例。两组术式术后出血发生率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式术后皮下积气及切开感染发生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早期术后并发症风险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病情危重需要紧急开放气道的患者优先选用经皮气管切开术,肥胖颈短、病情相对平缓,无需立即开放气道的患者优先选用传统气管切开术。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