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9(3):12-1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164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内镜手术策略,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收治的32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特点及术中情况,提出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分型,并针对不同侵袭类型采取的手术策略及手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2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初发肿瘤21例、复发肿瘤11例,既往有放疗史6例;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导航序列、头颅三维脑窗+骨窗CT检查。根据肿瘤与颈内动脉(ICA)在海绵窦内走形的相对位置关系,将32例患者分为ICA外上型(10例)、ICA外下型(6例)和ICA外侧型(16例)3种类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其中全切5例(15.6%),均为ICA外下型;近全切除23例(71.9%);大部分切除4例(12.5%),均为ICA外侧型。术中见肿瘤质软21例、质地中等9例、质韧2例;肿瘤内存在纤维分隔11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0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术后腰大池置管6例,颅内感染2例,无死亡病例。术前19例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前1例眼睑下垂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新增复视及外展麻痹10例,1周至1个月逐渐恢复。结论 ICA外上型、ICA外下型和ICA外侧型是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肿瘤常见的3种侵袭类型,针对此3种类型的不同特点,由内而外、循“肿瘤通道”按需切开海绵窦壁及瘤内分隔,沿ICA走形切除肿瘤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切除率。
2023, 29(1):31-3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14
摘要:目的 探讨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RS)引发颅脑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鼻内镜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报道3例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引发颅脑并发症的病例,包括额叶脑脓肿、脑膜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并总结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本组3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病理确诊为毛霉菌感染,术后与神经内科协作进行规范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及定期鼻内镜复查,局部换药、鼻腔深海盐水冲洗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引发颅脑并发症临床罕见,易漏诊、误诊,治疗十分棘手,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窦原发灶,结合全身抗真菌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策略。
2017, 23(4):315-3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704005
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瘤的特点和诊疗方法,以减少临床上对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通过报道2015~2016年诊治的2例曾在外院误诊误治的侵袭性垂体瘤病案,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特点及诊疗方式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瘤因其侵袭性特点而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相似疾病,导致后续治疗方案的误差。目前该病尚缺乏统一、确切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上仍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该病的手术全切率较低,易复发。结论只有熟练掌握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才能避免临床上误诊误治。
2012, 18(1):53-55.
摘要: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4年,治愈77例,好转20例,复发5例。结论 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手术的彻底性、术后鼻腔鼻窦处理有关。
2012, 18(4):249-252.
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侵袭性与质地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患者76例,其中功能腺瘤44例,无功能腺瘤32例;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分为侵袭组32例,非侵袭组44例;根据术中判断分为质地软组54例和质地硬组2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垂体腺瘤标本中Ki6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垂体腺瘤侵袭性与Ki67和MMP2表达的关系及垂体腺瘤侵袭性与质地的关系。结果 侵袭组Ki67和MMP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573±3.991和18.623±9.689,显著高于非侵袭组2.811±2.095和6.871±7.230(t1=6.161,t2=5.788,P<0.01),Ki67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r=0.476,P<0.01)。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质地无明显相关性(P=0.056)。结论 Ki-67和MMP2可作为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分子标记物,检测Ki67和MMP2表达水平可指导临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术前仅依靠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影像学特征并不能判断其质地。
2012, 18(5):361-363.
摘要:探讨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15年,7例行肿瘤切除加术后放疗者无复发,5例行单纯肿瘤广泛切除者术后7~18个月复发;总复发率为41.7%。术中切缘行病理检查,切缘阴性者复发率为14.3%。结论 术中确定阴性切缘可以降低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复发率,但头颈部病变多难以获得阴性切缘,局部切除后易复发,术后放疗能降低复发率。
2012, 18(6):451-454.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 MTT)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例恶性蝾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分别发生于扁桃体和咽旁间隙 。1例患者经咽侧间隙与口内联合径路行左咽侧肿块切除术;术后辅予放、化疗。随访5年以上,患者预后好,目前张口稍受限,生活自理。1例3岁幼儿患者放弃治疗。结论 恶性蝾螈瘤是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一种亚型,临床上少见,极具侵袭性,易复发转移,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可延长MMT术后生存时间。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