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不同腭咽闭合类型对嗓音障碍的影响

      2024, 30(4):70-7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135

      关键词:腭咽闭合嗓音障碍电子鼻咽镜发音
      摘要 (55)HTML (152)PDF 890.14 K (227)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在电子鼻咽镜下不同腭咽闭合类型对于嗓音障碍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收治的32例患者。按发“a”音时腭咽闭合的分类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腭咽闭合Ⅲ型,另一组为腭咽闭合其他类型。依据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12、嗓音嘶哑分级(GRBAS)的评分和腭咽闭合不全率分析患者存在嗓音障碍的情况。结果 腭咽闭合Ⅲ型组的VHI和GRBAS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组(P<0.05)。在GRBAS 5个方面的评分中,腭咽闭合Ⅲ型组的粗糙度(R)评分更高(P<0.05)。对VHI中情感、功能、生理3个方面的评分比较中,腭咽闭合Ⅲ型组的情感、功能评分更高(P<0.05);生理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腭咽闭合Ⅲ型组较其他类型组表现出更高的腭咽闭合不全率(P<0.05)。结论 腭咽闭合Ⅲ型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嗓音障碍,通过电子鼻咽镜观察嗓音障碍患者腭咽闭合类型,为患者嗓音障碍的评估和进行口、鼻共鸣等嗓音言语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价值研究

      2024, 30(2):102-1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050

      关键词:声带息肉声嘶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嗓音分析手术
      摘要 (61)HTML (378)PDF 915.02 K (188)收藏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提取患者嗓音中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指标,探讨其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行声带息肉手术且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评估的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9±11.4)岁。另选取无声嘶且无声带病变的正常受试者21例作为基线对照。使用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的librosa语音处理包进行MFCC特征提取,分别提取每位患者的MFCC均值,MFCC方差与MFCC标准差,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上述各MFCC特征的差异。结果 声带息肉患者术后MFCC均值1.25±1.01、MFCC方差561.34±154.98及MFCC标准差21.74±4.03比术前MFCC均值6.81±2.05、MFCC方差1 019.66±295.87及MFCC标准差34.37±6.63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96,P=0.000;t=10.338,P=0.000;t=11.852,P=0.000)。声带息肉组患者术后1个月其MFCC均值、MFCC方差及MFCC标准差与正常受试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绝大部分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本研究首次探索了MFCC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价值, MFCC各特征可作为评估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恢复的指标。

    • 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时间对嗓音功能的影响

      2023, 29(6):60-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04

      关键词:声带息肉声休嗓音功能嗓音训练
      摘要 (75)HTML (131)PDF 794.70 K (217)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时间对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部中拟行单侧声带小息肉手术的患者120例,术前予以嗓音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发声方法训练,并完善相关嗓音声学分析,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粗糙声/气息声/嘶哑声(RBH)、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等,所有患者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40例。3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行绝对声休,其中A组术后声休3 d,B组术后声休7 d,C组术后声休2周;各组患者声休结束后予以8周的嗓音训练。术后3、6个月复查时对各组患者行嗓音声学分析,分析各组间嗓音声学参数的差异性,并与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①术后3、6个月,各分组嗓音训练后Jitter、Shimmer、VHI、RBH均明显下降,MPT、DSI明显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Jitter、Shimmer、MPT、RBH、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RBH、MPT、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6个月,A组和B组的Jitter、Shimmer、MPT、RBH、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Shimmer、RBH、MPT、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声休结合嗓音训练均可改善患者的嗓音质量;②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3 d,这样更有利于声带创面的愈合和发声功能的恢复。

    • 二氧化碳激光与常规冷器械切除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比较

      2022, 28(3):91-9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09

      关键词:声带良性病变二氧化碳激光常规冷仪器视频频闪声学分析语音障碍指数
      摘要 (743)HTML (169)PDF 847.63 K (211)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二氧化碳激光与常规冷器械切除声带良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于四川省会理市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良性声带病变患者,依据双盲法随机分为A组(100例)与B组(100例)。A组行常规冷器械法治疗,B组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术治疗,术后对各组视频频闪、声学分析和语音障碍指数(VHI)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结节、息肉、囊肿、黏膜白斑分布例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闪烁噪声、嗓音抖动、基频均小于术前,术后3个月的最大发声时间大于术前。但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闪烁噪声、嗓音抖动、基频、最大发声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HI的躯体、功能、情感、总计得分均小于术前,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在处理良性声带病变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但各有其优缺点。

    • 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联合嗓音训练的嗓音学分析

      2022, 28(2):95-9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147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嗓音训练嗓音评估
      摘要 (682)HTML (446)PDF 939.91 K (311)收藏

      摘要:目的 将嗓音训练方法应用于早期声门型喉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探究其对嗓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60例,均在支撑喉镜下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癌灶,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患者于术后2周开始进行为期3个月的嗓音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仅定期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主、客观嗓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主、客观嗓音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主观评估指标嗓音障碍指数(VHI)、CRBAS听主观评估中总嘶哑度(G)、粗糙度(R)、气息度(B)及客观评估指标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NR),训练组各项主观评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训练组的F0和HNR均值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嗓音训练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可以促进患者嗓音功能早期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耳外科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前后的嗓音声学分析

      2021, 27(2):187-19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29

      关键词:嗓音学声学参数客观声学分析
      摘要 (76)HTML (257)PDF 807.26 K (217)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气管插管对耳外科手术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 对2017年1月-2017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一科行耳外科手术治疗且均全麻下行气管插管术的成年患者52例插管前1 d、插管后第1天、插管后第3天进行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患者插管前后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绝对音调微扰(Jita)、振幅微扰(Shimmer)、扰动商(APQ)、噪谐比(NHR)等参数值变化。结果 与插管前1 d的Jitter和Jita相比,插管后第1天患者的Jitter和Jita呈现增加趋势,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插管后第3天参数值回降至术前水平。除F0插管前后无明显变化。其他参数插管后第1天与插管前1 d相比,前者也具有上升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插管后第3天时回降至术前水平大小。结论 全麻下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部分声学参数的一过性改变,但未引起正常音调的改变及声音嘶哑,对嗓音没有显著影响。

    • 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环杓关节拨动复位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2021, 27(4):452-45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116

      关键词:电子鼻咽喉镜环杓关节脱位环杓关节拨动嗓音评估VHI-10
      摘要 (138)HTML (276)PDF 1.02 M (337)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环杓关节拨动复位治疗的疗效,为环杓关节脱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1年3月收治17例明确诊断为单侧环杓关节脱位并在局部麻醉下经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环杓关节拨动复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拨动复位前后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声障碍指数量表(VHI-10)及听觉感知(GRABS)评估总嘶哑度G。结果 治疗前17例患者均有发音疲劳、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声带运动障碍及声门闭合不良。17例患者经复位术后4周均诉发音嘶哑改善;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15例(88.24%);2例(11.76%)患侧声带动度较术前改善,但仍较健侧稍差,声门闭合较前改善。与复位前比较,复位后VHI-10功能、生理、情感三个维度及总分均降低(P<0.05);G0为8例,G1为7例,G2为2例。结论 局部麻醉下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教师患嗓音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就诊态度的调查分析

      2021, 27(5):503-50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50003

      关键词:嗓音疾病教师危险因素就诊态度
      摘要 (657)HTML (521)PDF 834.34 K (558)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教师患嗓音疾病的危险因素,了解教师患嗓音疾病后的就诊态度,为该地区教师嗓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共纳入360例教师患者,分为嗓音疾病组(177例)和无嗓音疾病组(183例),两组均完成调查表填写。结果 本组教师的嗓音疾病患病占比为49.2%,慢性喉炎(44.1%)和声带息肉(32.8%)是最常见的嗓音疾病,声嘶(81.9%)是最常见的嗓音症状。性别、学校类别、班级规模和语速是导致教师患嗓音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61.6%教师患嗓音疾病后未寻求治疗。结论 教师易患嗓音疾病,性别、学校类别、班级规模、语速快是患嗓音疾病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教师患病后就诊态度不积极。因此,制定教师嗓音疾病防治方案十分必要。

    • 嗓音训练联合拳击动作治疗青春期假声的疗效观察

      2020, 26(3):302-3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3015

      关键词:嗓音训练|青春期假声|拳击动作|声学分析
      摘要 (76)HTML (0)PDF 983.00 Byte (318)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嗓音训练配合拳击动作治疗青春期假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就诊的青春期假声患者21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16~35岁,病程1~20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青春变声期或变声期后说话时音调偏高或用假声,杂音明显,偶有声嘶及破音,其中19例患者喉镜下表现为声带闭合欠佳。对患者采用嗓音训练联合拳击动作的矫治治疗,根据即时效果反馈,语训1~4次不等,每次1~2 h,以上过程均由专业语训师对患者进行指导及追踪。治疗前后采用动态喉镜及嗓音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的喉镜下表现及嗓音声学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1例青春期假声患者发声基频(F0)较训练前均下降明显,其中18例患者基频恢复至成年男性正常水平,嗓音障碍指数(DSI)较前明显改善,最长发音时间(MPT)较前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9例声带闭合不全的青春期假声患者经治疗后声带闭合良好。结论嗓音训练配合拳击动作治疗青春期假声效果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规范喉神经损伤的功能评估与治疗

      2020, 26(4):355-35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4001

      关键词:嗓音医学|喉神经损伤|病因|诊断|治疗
      摘要 (65)HTML (0)PDF 918.00 Byte (1406)收藏

      摘要:规范喉神经损伤的功能评估与治疗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通信作者:肖水芳(目的随着嗓音医学的发展,喉神经损伤近些年逐渐得到重视,尽管如此,国内当前其诊治欠规范且多依赖个人经验。喉神经损伤原因较多,不同类型损伤的症状、体征以及转归亦不完全一致,针对已知特定类型的喉神经损伤,尤其是喉返神经损伤,当前亦无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现存的治疗手段均存在相对的优势及不足。本文对喉神经损伤的病因、分类、诊断以及现行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与评价,以期能为其诊断及治疗选择提供临床参考。

    上一页123
    共3页27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