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儿童双侧声带麻痹诊治的现状与进展

      2024, 30(2):128-13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2522

      关键词:声带麻痹儿童诊断治疗
      摘要 (125)HTML (179)PDF 869.92 K (743)收藏

      摘要:双侧声带麻痹(BVCP)是指双侧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起的双侧声带运动障碍,占儿童先天性喉部异常疾病的第二位。主要症状为上气道梗阻、喘鸣、声音嘶哑等。其病因包括神经性、医源性、特发性及其他病因。临床可行病因评估、声带运动振动评估、影像学检查、喉肌电图及喉超声等检查评估。缓解呼吸道阻塞为治疗的主要目的,恢复喉的生理功能为治疗的最终目标。治疗方法有无创正压通气、气管切开术、环状软骨裂开术、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后端切断术、声带外移固定术、选择性喉神经修复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喉内肌及其他新兴治疗方法。

    • 初次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模型预测分析

      2023, 29(3):86-9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075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声带麻痹风险因素预测模型
      摘要 (294)HTML (180)PDF 1.02 M (264)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初次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声带麻痹情况的预测模型,预测声带麻痹发生几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2月收集的394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声带麻痹分为声带麻痹组与无声带麻痹组。根据时间顺序,将2012年1月—2021年5月收集的358例患者作为建模组,2021年6月—2022年2月收集的3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两组临床患者基本资料,选择最合适的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的影响因素。内部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外部验证通过比较建模组及验证组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价值,计算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预测概率P值,根据P=1/1+e-y,计算出Y值,最后绘制Nomogram图。结果 394例患者均一次完成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术后41例患者发生声带麻痹,声带麻痹发生率为10.4%。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喉返神经入喉处是否粘连(OR=11.804,95%CI为3.078~45.273)、术前Tg(OR=0.021,95%CI为0.002~0.202)、是否贴近喉返神经(OR=20.984,95%CI为2.058~214.007)、手术时间(OR=2.768,95%CI为1.122~6.829)是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的独立预测因素。十折交叉验证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4,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 3(95%CI为0.716~0.872),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 2(95%CI为0.526~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测显示模型拟合较好,建模组Chi-Square=1.1,P=0.981 6,验证组Chi-Square=3.87,P=0.567 7;约登指数最大为0.188,此时灵敏度为0.57,特异度为0.62,ROC曲线下面积为0.59,P=0.216,为最佳临界值,根据P=1/1+e-y,此时Y=-1.25。结论 本回归模型预测准确度较好,对甲状腺癌术后预防声带麻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173例声带麻痹患者的病因学特点

      2020, 26(4):365-36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4003

      关键词:声带麻痹|症状|医源性损伤|病因学
      摘要 (51)HTML (0)PDF 799.00 Byte (558)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声带麻痹(VCP)患者的病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73例确诊为VCP的患者,统计其临床特征并分析致病原因。结果173例VCP患者中,92例(53.2%)左侧VCP,36例(20.8%)右侧VCP,45例(26.0%)双侧VCP。医源性损伤包括:牵拉伤、热灼伤、离断伤等,损伤部位在左侧、右侧或双侧的不同解剖位置。医源性损伤105例(60.7%)居首位;其次是喉外肿瘤和占位性病变31例(17.9%)。结论单侧VCP较双侧VCP常见,左侧较右侧更为常见。不同病因所致VCP嗓音学特点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病因所致VCP,因损伤的程度、性质及解剖位置不同,嗓音学特征差异也较大,可比性较低。医源性损伤仍是导致VCP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喉外肿瘤和占位性病变。抗病毒药物、激素联合营养神经药物的保守治疗或可作为病毒感染或特发性病因的首选治疗,但对治疗效果不应抱有过高期待。

    • 不同干预时间进行声带注射对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的临床疗效

      2020, 26(4):377-38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4006

      关键词:单侧声带麻痹|声带注射|早期|甲状腺手术|透明质酸
      摘要 (85)HTML (0)PDF 866.00 Byte (445)收藏

      摘要:目的甲状腺手术后导致的单侧声带麻痹(UVCP)影响患者的声音质量和生活质量,喉内声带注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声音质量,本研究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进行声带注射治疗UVC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4月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因甲状腺手术后UVCP早期(1个月内)或晚期(6个月以上)行声带注射喉成型的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局麻电子喉镜下颈外径路透明质酸声带注射喉成型术,其中18例在术后1个月内进行声带注射(A组),13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以上进行声带注射(B组)。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喉镜、嗓音分析、GRBAS评估、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10)测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组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特征、嗓音分析结果、GRBAS评估得分、VHI10测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注射后1个月内复查动态喉镜均可见声带闭合良好,B组有4例患者患侧声带未见明显黏膜波。A组注射患者VHI10量表评分、MPT与B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GRBAS评估得分、jitter、shimmer均低于B组。结论甲状腺手术后UVCP患者早期行声带注射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注射,其原因可能是声带长时间失去接触性刺激和失神经性营养导致的声带功能层次的损伤。

    • 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分析及动态喉镜记波扫描评估

      2017, 23(5):413-417.

      关键词:声带麻痹|嗓音声学分析|动态喉镜|动态喉镜记波扫描
      摘要 (98)HTML (0)PDF 1.12 K (445)收藏

      摘要:目的以嗓音学分析方法评估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特征,探讨动态喉镜记波扫描(videostrobokymography,VSK)在评价声带麻痹患者声带振动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及30例嗓音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嗓音学检测,并进行动态喉镜检查生成喉记波图像,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声带麻痹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嗓音学分析显示,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频(F0)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谱图主要见中频、高频区谐波声能减弱或消失,二、三共振峰(F2、F3)基本消失,噪声成分明显增加;低频区谐波及共振峰(F1)仍存在,呈现不规则、中断现象;最长发声时间(maximun phonation time,MPT),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K图像中,正常对照组声带相位均基本对侧,黏膜波正常开放商为0.48;声带麻痹组的声带闭合相均未见声门闭合,开放商均为1。结论嗓音学分析可客观评估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特征。VSK是一种评价检查声带振动功能的有效方法,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单侧声带横断与声带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

      2013, 19(4):341-342.

      关键词:

      声带麻痹|呼吸困难|声带部分切除术

      摘要 (807)HTML (0)PDF 793.00 Byte (87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用单侧声带横断与声带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疗效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继发性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单侧声带横断与声带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后的观察随访,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8例患者气管切开后行单侧声带横断与声带部分切除术,其中7例患者术后2个月安全拔管,1例不能拔管的患者经过再次手术2个月后安全拔管;另1例Ⅰ度呼吸困难患者经口气管内插管后行声带手术。所有患者行单侧声带横断与声带部分切除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呼吸困难完全缓解;术后声嘶程度均较前加重,但不影响日常的生活交流。结论单侧声带横断与声带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方法,不需要昂贵器械,简单实用,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