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进展

      2024, 30(3):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42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复发个性化
      摘要 (181)HTML (2049)PDF 950.96 K (2680)收藏

      摘要:声门型喉癌占喉癌发病的70%,淋巴结转移少见。早期声门型喉癌常常引起声音嘶哑,就诊过程中,易于早期发现,在所有喉癌中预后最好。近10年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关于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诊治经历20余次的更新,已逐步形成经口内镜下CO2激光手术或单纯放疗为主的治疗模式。喉功能保留和嗓音质量是衡量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开放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少,而首选CO2激光手术还是单纯放射治疗方案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本文将分别介绍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进展及个性化治疗选择的关键要点,并总结影响肿瘤复发的预后因素及预测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以期为指导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提供临床参考。

    • 慢性鼻-鼻窦炎经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 30(4):18-2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81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复发
      摘要 (88)HTML (2409)PDF 888.53 K (3429)收藏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经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经鼻内镜治疗179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确定CRS经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79例CRS患者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35例(1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伴鼻息肉、鼻窦 CT Lund-Mackay评分总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总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未进行换药、术后未规律药物治疗与CRS经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其中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总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未规律药物治疗是影响CRS经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总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未规律药物治疗是影响CRS经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颅底坏死与肿瘤复发鉴别的研究

      2024, 30(4):63-6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92

      关键词:鼻咽癌CT肿瘤复发鼻内镜MRI
      摘要 (62)HTML (146)PDF 1.38 M (194)收藏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鼻咽癌(NPC)放疗后鼻咽颅底坏死及肿瘤复发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内镜及影像学等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差异性,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利于临床评估和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2012年1月—2022年4月38例NPC放疗后鼻咽颅底破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坏死组和复发组,对比两组性别构成、发病年龄、二次放疗、发病时间、鼻内镜检查表现、CT及MRI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性别构成、发病时间、二次放疗、鼻腔恶臭、内镜下鼻咽坏死情况及新生物情况、CT骨质破坏表现、鼻咽软组织强化后表现、MRI中软组织及骨髓T2及强化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NPC放疗后鼻咽颅底破坏患者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鼻内镜表现、CT、MRI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对NPC放疗后鼻咽颅底坏死与肿瘤复发进行初步鉴别,有助于临床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 NLRP3炎性小体在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 28(3):41-4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043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介素-1β复发
      摘要 (644)HTML (338)PDF 1.04 M (221)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s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因子在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CRSwNP)与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CRSwNP)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进一步分析NLRP3与non-eosCRSwNP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鼻内镜手术收集4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息肉组织,通过组织HE染色将其分为22例eosCRSwNP患者和22例non-eosCRSwNP患者;同期收集1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mRNA水平;利用免疫组化观察NLRP3的蛋白表达情况。收集患者术前VAS评分、La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CRSwNP患者随访复发信息等。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n-eosCRSwNP和eosCRSwNP中均有NLRP3蛋白表达且染色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Non-eosCRSwNP组中NLRP3和白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其,在复发型non-eosCRSwNP中免疫组化NLRP3表达程度与术前VAS评分、La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研究表明NLRP3炎性小体及促炎因子IL-1β在non-eosCRSwNP中的表达显著,NLRP3表达程度与临床症状体征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因此,NLRP3炎性小体在预判non-eosCRSwNP复发上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 锁骨上带蒂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多次手术加放化疗后缺损的应用体会

      2022, 28(3):95-9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240

      关键词:头颈肿瘤锁骨上皮瓣修复放/化疗缺损复发
      摘要 (544)HTML (169)PDF 1.19 M (377)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锁骨上带蒂皮瓣修复头颈肿瘤多次手术加放/化疗后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例头颈部肿瘤经过多次放/化疗术后缺损的患者,应用锁骨上带蒂皮瓣进行修复,并定期进行随访。结果 3例患者术后随访皮瓣成活良好,均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出现。其中1例因缺损较大,未能完全修复,剩余部分缺损3个月后瘢痕化愈合;另外2例恢复良好。结论 锁骨上带蒂皮瓣血运丰富,弹性好,可用于修复头颈部肿瘤多次放/化疗术后等疑难复杂缺损,改善患者外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模型构建

      2021, 27(5):559-5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206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复发危险因素模型
      摘要 (716)HTML (335)PDF 914.58 K (21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模型。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行鼻内镜术的17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作为分组依据,将复发的48例患者纳入复发组,将未复发的124例患者纳入未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其区分度,应用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其校准度。选取2019年1—7月行鼻内镜术的8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预测模型的临床验证。结果 单因素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年龄、鼻窦炎分型、哮喘、手术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鼻窦炎分型、哮喘、手术时间、SAS评分与术后复发均有相关性(P均<0.05);患者行鼻内镜术后复发的概率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该模型的临床验证显示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93.33%,预测正确率为91.25%。结论 年龄、鼻窦炎分型、哮喘、手术时间、SAS评分是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各危险因素的构建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概率。

    •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和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关系的探讨

      2021, 27(6):706-7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001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β-连环蛋白维生素D受体复发
      摘要 (66)HTML (285)PDF 995.36 K (223)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其中甲状腺全切/次全切术101例,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者82例;腺叶加峡叶切除术80例,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者65例;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均于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β-catenin、VDR表达,对比其阳性表达率;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癌组织β-catenin、VDR阳性表达率;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癌组织β-catenin、VD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8%、35.68%,切缘正常组织分别为62.70%、67.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10.5年,平均(4.52±1.01)年,复发率为10.81%,复发患者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VDR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III期、腺叶加峡叶切除术、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癌组织VDR蛋白阴性表达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治疗均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切缘正常组织高,VDR蛋白阳性表达率则较低,且复发患者更甚,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VDR蛋白阴性表达与III期、腺叶加峡叶切除术均是其危险因素,且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 喉癌术后复发时间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2019, 25(2):177-18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16

      关键词:喉肿瘤|喉鳞状细胞癌复发|局部|预后
      摘要 (82)HTML (0)PDF 832.00 Byte (291)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1例喉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在术后1~120个月内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复发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03)是复发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次手术方式是复发性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病理分级分化程度低以及临床分期晚的患者更加容易早期复发,应加强随访以助于早期发现,且对≤24个月复发的患者采取更加激进的治疗措施;在激光手术早期开展时T2期患者应慎重选择内镜下手术方式,减少患者术后复发,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晚期复发性声门型喉癌挽救性手术的治疗效果和经验分析

      2019, 25(3):293-29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15

      关键词:喉癌|声门型|复发|挽救性手术|修复|手术疗效
      摘要 (72)HTML (0)PDF 1.31 K (488)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晚期复发性声门型喉癌挽救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行挽救性手术的54例晚期复发性声门型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率、拔管率和咽瘘发生率,长期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54例挽救性手术患者中,其3年生存率51.9%,5年生存率23.2%;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拔管率为100%;咽瘘发生率12.5%。结论挽救性手术是复发性声门型喉癌治疗的基础。合理且广泛地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应用良好的修复咽喉和颈部软组织缺损的技术,是确保复发性喉癌挽救性手术成功的关键。

    • 64例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分析

      2019, 25(4):357-36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4006

      关键词:下咽癌|淋巴结转移|咽瘘|综合治疗|复发
      摘要 (186)HTML (0)PDF 854.00 Byte (560)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行开放性手术下咽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8年12月行开放性手术的64例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010AJCC TNM分期:T1期3例(4.7%),T2期11例(17.2%),T3期15例(23.4%),T4期35例(54.7%)。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对生存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4例患者失访3例,随访率95.3%。27例死亡患者中病理淋巴结阳性者23例(85.2%),术后咽瘘者10例(37.0%),淋巴结复发者18例(66.7%);34例存活患者中病理淋巴结阳性者17例(50%),术后咽瘘者6例(17.6%),淋巴结复发者1例(3.0%)。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咽瘘及淋巴结复发是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放/化疗是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咽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对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因素的淋巴结转移、咽瘘以及淋巴结复发应予以重视,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同步放化疗是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

    上一页12
    共2页16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