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儿童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

      2021, 27(5):582-58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215

      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双梭形切口疗效
      摘要 (84)HTML (317)PDF 1.11 M (255)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儿童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收治的85例(85耳)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采用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8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7~10 d,83例(83耳)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所有患儿皮肤表面手术瘢痕均不明显,无耳廓软骨膜炎等并发症,耳廓形态无明显变化,切口愈合达美容缝合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行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方法简便,兼顾美容效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满意,临床可推广应用。

    • “H”型切口和“∧”型切口在儿童感染性耳前瘘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1, 27(5):585-58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84

      关键词:耳前瘘管皮瓣儿童感染
      摘要 (99)HTML (357)PDF 1.13 M (201)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H (eta) 型(简称 H型)切口和∧(lambada)型(简称∧型)切口在儿童感染性耳前瘘管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7月采用H型切口和∧型切口进行手术的175例儿童感染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1例采用H 型切口( H组),14例采用∧型切口(∧组)。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2年。术后切口感染率1.1%(2/175),经换药治疗痊愈。皮瓣成活率100.0%(175/175)。无复发病例。结论 H型切口和∧型切口可以充分暴露瘘管组织以及感染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切口自然形成的皮瓣基本满足感染性耳前瘘管切除后皮肤缺损的Ⅰ期修补且存活率可靠。∧型切口靠近发际线,可以得到更好的美容结果。

    • 耳前瘘管合并感染脓肿期手术切除的疗效观察

      2019, 25(3):297-29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16

      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瘘管切除
      摘要 (93)HTML (0)PDF 750.00 Byte (31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期瘘管切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耳前瘘管合并感染脓肿期患者76例,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2~43岁;均单耳发病,左29耳,右47耳。全身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24 h内,对所有患者同时行脓肿、瘘管及炎性组织切除术,按常规方法切开、剥离、切除瘘管至感染后肿胀脓肿形成或肉芽形成或自行破溃的病变组织,切除或刮除病变组织至正常组织明显处,减张间断缝合,消除死腔,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观察。结果76例患者中,73例患者均Ⅰ期愈合,3例患者局部皮肤轻度红肿,延迟2 d拆线。无局部感染、裂开及瘢痕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耳前瘘管感染脓肿期将瘘管、脓肿及炎性组织一并切除能够达到一期愈合的目的,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换药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与常规手术比较具有同样的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变异型耳前瘘管的诊治分析

      2016, 22(5):379-382.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诊断|治疗|变异型
      摘要 (255)HTML (0)PDF 1011.00 Byte (1457)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变异型耳前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2014年5月诊治的32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资料,对其中12例(3.75%)资料完整的符合变异型耳前瘘管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收集其临床症状、既往手术史、家族史、手术方式及复发率等。结果此12例变异型耳前瘘管患者均有过瘘管感染病史。4例开口于耳甲腔或耳甲艇,4耳开口于耳轮脚前及耳后沟,1例开口于耳后沟。2例开口于耳轮脚上及外耳道口边缘。1例开口于外耳道口边缘及耳后沟。术后11例患者伤口Ⅰ期愈合。1例患儿术后5 d出现伤口裂开,耳廓部分软骨外露。经纳米银抗菌凝胶处理伤口1周后,创面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临床上仔细的体格检查将避免变异型耳前瘘管的漏诊。各种手术技巧配合显微镜及新颖的抗菌敷料,是治愈变异型耳前瘘管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