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3种入路切除咽旁隙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2025, 31(1):69-7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183

      关键词:咽旁隙良性肿瘤传统经颈入路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
      摘要 (63)HTML (51)PDF 1.41 M (65)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经颈入路、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及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3种术式切除咽旁隙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9例原发性咽旁隙良性肿瘤患者接受传统经颈、内镜辅助下经颈、内镜辅助下经口3种手术方式之一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其手术情况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3种手术术中出血量(F=2.64,P=0.074)、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F=2.44,P=0.091)、引流量(F=2.88,P=0.060)和术后出院时间(F=0.77,P=0.464)无明显差异,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与内镜辅助下经颈、传统经颈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F=10.70,P<0.001),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χ2=9.426,P=0.009)。结论 本研究3种手术入路均安全可行,能够完全切除肿瘤,并保证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相较于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与传统经颈入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手术时间及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内镜操作难度较大,且有较为严格的适应证。因此,需根据症状、体征、肿瘤的性质及影像学特点等灵活选择手术方式,使患者能够最佳获益。

    • 72例咽旁隙肿瘤的临床诊治

      2023, 29(5):71-8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240

      关键词:咽旁隙肿瘤手术入路内镜预后
      摘要 (335)HTML (171)PDF 1.39 M (332)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并总结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咽旁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影像学资料不全及失访的患者共筛选到72例,其中男36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6.06±1.72)岁;女36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53.67±4.88)岁。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制定手术方案,经口径路27例,颈侧径路45例。术后随访2~13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38个月。统计分析临床、影像及手术资料。结果 72例患者术后病理为良性肿瘤63例,其中上皮源性肿瘤29例,神经源性肿瘤30例,其他组织来源良性肿瘤4例;4例复发,其中2例神经鞘瘤,2例多形性腺瘤,余59例恢复良好;恶性肿瘤9例,其中鳞状细胞癌5例,恶性梭形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滑膜肉瘤1例;3例复发。尽管良性咽旁隙肿瘤经口内镜手术存在囊内分块切除的情况,但相比整块切除的患者并未增加复发风险(P=0.381)。结论 咽旁隙肿瘤位置深在,临床结构复杂,良性肿瘤预后可,恶性肿瘤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根据术前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制定手术径路至关重要。手术以颈侧开放径路为主要方式,内镜辅助径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肿物长径较大时在包膜完整的情况下作囊内分块切除是可行的。

    • 严重和复杂颈深部间隙感染治疗的思考

      2023, 29(5):81-8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40

      关键词:颈深部间隙细菌感染咽旁隙下行坏死性纵隔炎
      摘要 (323)HTML (216)PDF 1.07 M (320)收藏

      摘要:目的 近年来颈深部间隙感染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有时治疗十分棘手,本文通过复杂病例的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再认识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例严重和复杂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86岁,其中大于50岁5例,小于50岁2例。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感染部位以咽旁隙(6例)多见,其次是下颌下间隙(5例)和气管前间隙(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其中5例颈侧切开包括2例颈胸联合切开引流,1例口内切开引流,1例经皮纵隔穿刺引流,1例气管切开。所有患者均治愈。最常见并发症是低蛋白血症(4例),其次是下行坏死性纵隔炎(3例)。结论 复杂颈深部间隙感染多见于老年男性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采用个体化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

    • 咽旁隙肿瘤手术路径的研究进展

      2023, 29(5):114-1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71

      关键词:咽旁隙肿瘤手术路径内镜
      摘要 (140)HTML (205)PDF 840.51 K (296)收藏

      摘要:咽旁隙是头颈部重要的软组织间隙,有许多重要的血管及神经通过,其位置深在,结构复杂,手术暴露困难。咽旁隙肿瘤虽然临床发病率不高,主要以良性肿瘤为主,但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生长的部位及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为实现良好暴露,临床开发了多种手术路径,近年来,内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咽旁隙肿瘤手术的发展。为了解临床咽旁隙肿瘤手术的进展,本文对目前咽旁隙肿瘤的手术路径及其发展进行了概括,并在归纳总结多种临床路径后,对一些临床常见咽旁隙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提出了建议;同时,对咽旁隙的区域划分和咽旁隙的区域化治疗提出了几点意见。

    • 15例咽旁隙肿瘤回顾性分析

      2021, 27(5):594-59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68

      关键词:咽旁隙肿瘤手术切除影像学
      摘要 (70)HTML (358)PDF 960.81 K (203)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15例咽旁隙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借鉴。方法 15例咽旁隙肿瘤经增强CT和MRI等术前检查予以充分评估后,采用经口径路手术切除5例、经颈侧径路切除6例、经颈侧腮腺径路切除4例。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成功切除,1例术后即刻出现颅底大出血,用明胶海绵等压迫填塞后成功止血;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1例失访,其余患者随访1.5~5年,均无复发。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结合患者需求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能彻底切除肿瘤,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对制定手术方案和预防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

    • 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2019, 25(1):65-6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1013

      关键词:咽旁隙肿瘤|颅底|咽旁|颈腮入路|外科手术
      摘要 (62)HTML (0)PDF 1.27 K (33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4月行经颈腮入路手术治疗的29例咽旁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颈腮入路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肿瘤,1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离断再复位切除侵犯颅底咽旁隙巨大复发性多形性腺瘤,2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后缘部分切除暴露咽旁隙切除侵犯颅底的多形性腺瘤,22例颈腮入路将下颌骨前上牵拉暴露颅底咽旁隙并切除该部位肿瘤,2例颈腮入路结合内镜辅助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神经来源肿瘤。结果本组29例患者皆成功手术,其中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27例;27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25例,复发神经来源肿瘤2例。25例多形性腺瘤病例中3例为复发多形性腺瘤;本组病例均无出血、张口受限等不良并发症。复发良性肿瘤病例中2例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1个月皆拔除气管套管。2例颅底咽旁隙复发恶性肿瘤中手术后最短存活时间为1年7个月,最长3年。结论颈腮入路不仅适应于大部分咽旁隙肿瘤的切除,而且可以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累及颅底的范围进行适当拓展,以实现有效切除肿瘤和保证重要解剖结构的安全。

    •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 25(1):69-7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1014

      关键词:咽旁隙肿瘤|内镜|颈侧径路|经口径路
      摘要 (67)HTML (0)PDF 998.00 Byte (275)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诊断为咽旁隙肿瘤的患者13例,根据肿瘤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全麻后,沿术前设计切口切开组织,暴露肿瘤,在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肿瘤,其中经颈侧径路7例,经口径路6例。术中出血前者约40 ml后者约80 ml,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接受了60 Gy剂量放疗。结果13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良性肿瘤12例(多形性腺瘤8例、神经鞘膜瘤2例、脉管瘤1例、脑膜瘤1例),恶性肿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13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能清晰暴露深部不可直视的肿瘤,达到完全切除的效果,手术局部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2019, 25(1):90-9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1018

      关键词:咽旁隙|内镜|良性肿瘤|手术入路
      摘要 (79)HTML (0)PDF 903.00 Byte (261)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3年7月~2017年8月采用内镜下口内径路切除的15例咽旁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梗阻感、打鼾及发声含糊等,但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影像学检查显示咽旁隙占位性病变。所有患者采用内镜下口内径路切除肿瘤。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均无面颈部皮肤切口瘢痕,无一例出现术区感染、出血、声嘶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4年,肿瘤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咽旁隙肿瘤的有效方法。通过内镜系统的辅助,该术式有效的解决了视野暴露小、操作空间狭小、手术存在盲目性等弊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及美容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19, 25(2):183-18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17

      关键词:咽旁隙|内镜|肿瘤|内镜手术|手术径路
      摘要 (65)HTML (0)PDF 1022.00 Byte (275)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患者16 例,其中颈外径路12 例,经口径路2 例,联合径路2 例,分析并总结将内镜应用于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方法及优势。结果16 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恶性肿瘤4 例,良性肿瘤12 例。所有患者均无永久性并发症。所有原发性咽旁隙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2~34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可以完整切除咽旁隙肿瘤而无需截断下颌骨,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研究及推广应用。

    • 咽旁隙和颞下窝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2018, 24(2):91-96.

      关键词:咽旁隙| 颞下窝|肿瘤|外科治疗|内镜
      摘要 (68)HTML (0)PDF 930.00 Byte (656)收藏

      摘要:咽旁隙的原发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5%~1%,绝大多数为良性,涎腺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颈侧入路和经颈-腮腺入路手术是处理咽旁隙肿瘤的主要方法。颞下窝内原发肿瘤较少,且恶性居多。该区域手术可采用颞下窝入路,上颌骨外旋入路、下颌骨外旋入路等。随着内镜辅助下经鼻、经口入路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机器人手术、影像导航系统的发展,咽旁隙和颞下窝肿瘤的外科治疗呈微创化趋势。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和神经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合作和内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是该区域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上一页12
    共2页17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