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4):75-8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205
摘要:目的 总结耳鼻咽喉科患者术后急性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术后1个月内发生PE的耳鼻咽喉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E在耳鼻咽喉科术后1个月内发病率为0.05%(12/25 368),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33.3%(4/12)、心悸16.7%(2/12)、晕厥16.7%(1/12)、无症状者41.7%(5/12)。7例出现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下降,11例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存在肺动脉或其分支的充盈缺损。2例高危及2例低危患者转重症监护治疗。11例患者抗凝治疗后有效,1例抢救无效死亡。抗凝治疗过程中3例因活动性出血停止抗凝。结论 PE的临床症状不典型,需重视术后出现的呼吸困难、心悸、晕厥、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早期识别、准确判断严重程度及早期规范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患者预后较差,需转重症监护治疗并尽早启动抗凝或溶栓治疗。
2024, 30(4):103-10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446
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一门解剖复杂、病种繁多、发展飞速的学科,如何培养一名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拥有临床科研能力的正确价值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这一直是学科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型硕士的培养难点,即如何开展以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临床科研思维、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并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本文根据所在教研室的既往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策略探讨,为学科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参考。
2022, 28(3):102-1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491
摘要:目的 分析费曼学习法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5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名学生,全体学生首先接受教师的传统理论教学授课,随后实验组学生根据费曼学习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理论教学结束后均有一次课堂测验,其中实验组学生模拟教学前后的测验分数分别记为A1、A2组,对照组分数记为B组。通过A1、A2和B组分数和问卷调查评估研究结果。结果 A2组测验成绩(80.92±2.76)分高于A1组(76.23±3.29)分、B组(76.38±3.3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与B组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条目2、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费曼学习法应用于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教学中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
2022, 28(2):110-1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244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预案汇报制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7名)。对照组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实验组要求住院医师在完成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制作并汇报手术预案,通过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年度考核成绩,分析手术预案汇报在教学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为(92.44±2.41)分,而对照组为(88.79±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dF=13,P<0.05)。实验组住院医师年度考核成绩为(85.87±3.64)分,对照组为(80.29±2.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dF=13,P<0.05)。实验组8名住院医师共汇报预案397例,平均(49.62±17.20)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通过制作和汇报手术预案,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指导教师对预案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2022, 28(6):120-122,12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53
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耳鼻咽喉教学过程中,让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及实践同向同行、相辅相成,完成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接班人。本文根据耳鼻咽喉科学线下、线上混合课程特点,通过讲授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虚拟仿真试验教学方法、问题导向式(PBL)教学法,将思政元素与思政内涵提升融合进耳鼻咽喉教学中,同时培养有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邀请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在线指导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养,并通过教学督导进行评价、示范与交流,教师们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耳鼻咽喉科学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医学生的教学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 27(5):601-6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303
摘要: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授课形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或无网课学习经历分为两组,两组学生均因疫情原因,在家学习同一网络课程。疫情缓解期间,学生均已回归校园,于同时同地用同一份试卷进行考核,并进行主观问卷填写,结果应用SPSS 21.0作分析。结果 作为客观指标的理论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82.04±5.87)分,对照组(84.22±4.1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网课内容适当合理,同学们面对新的教学形式未见明显的适应不良,教学质量较满意。作为主观测试指标的教学质量问卷显示:对于网络教学的公认优缺点和特殊时期开展的必要性,两组均比较认同,但对于对于网课的实际效果、自身适应能力等仍存在一定疑虑。结论 网络教学是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也是较为肯定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可能仍不适合完全替代传统的线下课堂。借由此次的宝贵经验,让线上及线下课程相辅相成,使线上教学成为医学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2020, 26(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1001
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能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诊诊疗存在医患室内近距离接触,检查过程中患者喷嚏、咳嗽和恶心等反应均极易产生携带病毒的飞沫及气溶胶,且医患直接接触机会多,导致医患暴露风险明显增加。非疫情中心区域,大部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患者多为无疫区接触及暴露的人群,如何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效果的同时,防范于未然、做好防护、避免医患院内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2020, 26(2):213-2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6
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部相关症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3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327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鼻塞、流涕、嗅觉改变等鼻部相关症状、全身伴随症状及基础疾病等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327例纳入研究的COVID-19患者中,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分别为33例(10.1%)、62例(19.0%)、146例(44.6%)、86例(26.3%);54例(16.5%)COVID-19患者合并鼻部相关症状,按不同症状发生的总例数统计,其中鼻塞35例(10.7%)、鼻腔干燥29例(8.9%)和嗅觉下降21例(6.4%),鼻痒 17例(5.2%)、喷嚏16例(4.9%)、鼻出血14例(4.3%)和流清涕11例(3.4%)。在各不同病情分型患者间,鼻部症状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例(58.7%)COVID19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存在,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244例(74.6%)痊愈出院。结论COVID-19患者除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之外,鼻塞、嗅觉下降等鼻腔局部症状并不少见。鼻部疾病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师不能忽视COVID-19患者鼻部疾病的处理
2020, 26(2):216-21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7
摘要:摘要:目的根据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交叉感染风险和职业暴露危险,制订手术室管理策略,达到保障手术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目的。方法2020年1月25日—2020年3月8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手术29例。手术室从人员、物资、手术、环境、安全防护等方面入手,制定严格的管理策略,规范手术实施,并对医护人员防护效果及患者围手术期状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前临床观察以及直至术后14 d的跟踪随访,在29例手术中,无疑似、确诊和漏诊病例,无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制定严格有效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保证了疫情期间手术的正常及时开展,保护医护人员、手术患者安全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020, 26(2):223-22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9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在保证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方法本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并总结医院的疫情防控经验及应对策略,在患者合理分流、喉镜室工作环境的布置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喉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中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检查后的清洁消毒工作等方面做好疫情期间周详合理的工作安排。结果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每日临床工作顺利完成,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未出现其他院内交叉感染。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的防护策略合理有效,能够在完成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有效保护医患的健康。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