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以失明为首发症状的后组鼻窦囊肿3例及文献复习

      2021, 27(2):157-16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305

      关键词:鼻窦囊肿失明视神经损伤
      摘要 (45)HTML (341)PDF 1.18 M (33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失明为首发症状的后组鼻窦囊肿的临床特征,以期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引起严重的视力损伤。方法 对近期发生的3例首发症状为失明的后组鼻窦囊肿患者,采集病史,收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急诊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清除囊肿,并行视神经减压术。术后定期随访,评估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改善,1例视力恢复至光感,2例视力无改善。结论 对于出现眶周胀痛,且原因不明的急性视力下降患者,应警惕鼻窦囊肿合并感染的可能,积极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手术,并减压视神经等治疗,有机会改善患者视力预后。

    • 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2017, 23(4):323-32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704007

      关键词:内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外科手术|疗效|视神经鞘膜
      摘要 (120)HTML (0)PDF 848.00 Byte (293)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11月~2016年3月期收治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9例(110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5例,女14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2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评估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手术的总体视力改善率为55.5%(61/110),其中有效率21.8%(24/110),显效率33.7%(37/110);术前视力有光感者视力改善率达100%(24/24),无光感者为44.2%(38/86);没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变差。手术时间距离受伤时间<3 d者视力改善率为59.5%(22/37),3~7 d为53.3%(32/60),>7 d为53.9%(7/13);术中切开视神经鞘膜者视力改善率为50.0%(4/8),不切开者为55.9%(57/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视力与患者的手术预后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视力、外伤到手术间隔的时间以及术中是否行视神经鞘膜切开均不是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且外伤至手术的时间及术中是否行鞘膜切开与手术预后无显著相关。

    • 视神经减压术中蝶窦外侧壁的结构辨认和保护

      2011, 17(4):263-267.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减压术|鼻内镜术|局部解剖
      摘要 (1566)HTML (0)PDF 480.00 Byte (1907)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中如何准确找到和开放视神经管,避免毗邻重要结构损伤,并介绍术中大动脉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确诊为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患者30例,术前明确视神经、颈内动脉、眼动脉的位置和损伤情况,定位彼此间的解剖关系。术中以术前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初步定位视神经的位置,采取直接开放视神经管或沿眶尖向后逐渐开放视神经管的方式减压视神经,同时注意毗邻解剖结构的保护。结果 30例均准确定位视神经管和视神经;28例顺利完成视神经减压;2例眼动脉假性动脉瘤出血,经及时窦腔填塞止血,终止视神经减压手术;无手术所致的视神经、颈内动脉、眼动脉和海绵窦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以影像学资料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方法开放视神经管;注意蝶窦外侧壁结构的保护,并掌握紧急处理和预防颈内动脉和眼动脉出血的方法;是防止严重并发症和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