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9(3):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187
摘要:鞍区肿瘤手术复杂,并发症多。传统的开颅手术和新兴的内镜经鼻技术,均存在优劣势。如何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始终是鞍区肿瘤外科治疗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对鞍区肿瘤的发展现状、手术入路、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技术、鞍底重建等进行阐述,并对鞍区肿瘤的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19, 25(3):261-26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08
摘要:目的观察经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开放后筛加鼻中隔入路经蝶窦垂体瘤手术的效果。方法50例垂体瘤患者内镜下经一侧或双侧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筛后加鼻中隔后段切除暴露蝶窦前壁,继之充分开放蝶窦前壁,显露鞍底切除垂体瘤。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脑脊液漏、尿崩、颅内感染、神经功能损伤),术后鼻腔功能以及肿瘤全切和死亡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 h,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 d,术中1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即时修补后无持续脑脊液漏发生;尿崩3例;嗅觉减退/丧失12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4例;无视神经损伤及颅内感染。因肿瘤压迫或卒中导致的视力下降术后均有改善。肿瘤全切率86%(43/50),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开放后组筛窦加鼻中隔后段部分切除后充分开放蝶窦前壁显露鞍底及蝶窦内解剖结构,继而切除垂体瘤的方法,视野清晰、肿瘤全切率高、微创安全、对鼻腔鼻窦功能保护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24(4):309-3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3
摘要: 目的比较经鼻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6~77岁,平均42.6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鼻显微镜组和神经内镜组,对两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鼻显微镜下手术38例,全切除6例,次全切14例,部分切除18例,全切率为15.8%;经鼻神经内镜下手术18例,其中全切除10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4例,全切率为55.6%。两组肿瘤全切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症状改善和肿瘤全切率神经内镜组明显好于经鼻显微镜下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鼻神经内镜下切除颅底脊索瘤其全切率明显提高,且其手术并发症率未明显增加,应其作为颅底脊索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2017, 23(4):295-29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704001
摘要:颅底外科涉及到多个解剖区域、多种疾病和多个学科,是最有挑战的学科之一。本文回顾近年来颅底手术入路的改良、颅底内镜技术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颅底外科的应用和颅底多学科合作,探讨颅底外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