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5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淋巴结内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 30(2):9-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282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淋巴结内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摘要 (143)HTML (301)PDF 1.32 M (373)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淋巴结内特异性免疫治疗(ILIT)草花粉诱导的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等电子数据库,纳入诊断为草花粉诱导的AR患者,并接受淋巴结内免疫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包括症状评分、药物评分、症状和药物综合评分、视觉模拟量表。次要结局包括不良事件、生活质量、血清特异性IgE、血清特异性IgG4、皮肤点刺试验和鼻腔激发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纳入9项研究269名受试者,所有研究都包括草花粉过敏原,其中5项研究还包括草和/或桦树花粉过敏原。除1项研究注射间隔时间为2周外,其余均为4周。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ILIT组显著改善视觉模拟量表(P<0.05),而症状评分、药物评分、症状和药物综合评分、杜松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症状和药物综合评分表现出中度异质性(I2=60%)。每4周注射1次过敏原是改善症状和药物联合评分的最佳间隔时间,而加强注射或增加剂量是否能改善临床效果尚无定论。结论 Meta分析显示,ILIT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增加注射剂量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ILIT对草花粉诱导的AR视觉模拟量表有显著改善,仍需要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试验来标准化治疗方案。ILIT可能在未来的AR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2022, 28(6):53-6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488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鼻咽癌放射治疗影响因素Meta分析
      摘要 (94)HTML (268)PDF 1.19 M (208)收藏

      摘要:目的 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15日。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检索文献后获取临床研究资料。使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质量评价采用New 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评估。使用二分类变量描述性别、腭帆张肌萎缩程度≥30%、咽鼓管受累、肿瘤分期(T1-T2、T3-T4)、放疗剂量≥70Gy以及是否使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使用连续变量描述年龄和放疗时间。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评估纳入的数据。结果 本文共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757例患者)。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是否使用IMRT对放疗后SOM形成的影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腭帆张肌萎缩程度≥30%、咽鼓管受累、肿瘤分期T1-T2、T3-T4、放疗剂量≥70Gy、放疗时间对放疗后SOM形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腭帆张肌萎缩程度≥30%、咽鼓管受累、肿瘤分期(T1-T2、T3-T4)、放疗剂量≥70Gy和放疗时间可能是影响NPC放疗后SOM形成的因素。

    • 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1, 27(1):57-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085

      关键词: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扩张鼓膜切开置管疗效Meta分析
      摘要 (62)HTML (165)PDF 1.14 M (128)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3月有关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文献。将所有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依据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表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有效率、ETDQ-7评分、骨气导差、平均听阈、声导抗、耳内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4篇,共计14个RCT实验710例患者(790耳),试验组351例患者(395耳),对照组359例患者(395耳)。试验组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照组为单纯鼓膜切开置管。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各个随访时间段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 01);在各个随访时间段中,试验组的ETD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 01);随访1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的骨气导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随访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骨气导差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听阈、声导抗及耳内镜检查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纯鼓膜切开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症状改善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

    • 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1, 27(4):435-43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314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鼻窦炎克拉霉素Meta分析
      摘要 (90)HTML (266)PDF 1.04 M (361)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鼻窦炎疗效的系统评价,以明确该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供相关循证学证据。方法 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知网、CBM、维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24日,按是否为NPC放疗后鼻窦炎及是否用克拉霉素治疗的标准筛选检索文献后获取相应临床研究资料,使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7篇文献,共516例,研究结果显示克拉霉素对NPC放疗后鼻窦炎的安全性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CI(1.19,1.48),P<0.01],视觉模拟评分法(VSA)具有统计学意义[MD=-2.24,95%CI(-2.51,-1.97),P<0.01]。倒漏斗图分析敏感性较低,提示本研究分析结果较稳定。结论 对于NPC放疗后鼻窦炎的治疗,克拉霉素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小,故临床可优先选用克拉霉素。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鼾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7, 23(2):95-99.

      关键词:儿童鼾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扁桃体切除|Meta分析
      摘要 (127)HTML (0)PDF 1.01 K (306)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 Cochrane,查找有关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等离子组)与腺样体刮除及扁桃体剥离(传统组)治疗儿童鼾症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中的术中及术后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患儿总人数为629例,其中315例患者接受等离子手术;314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即传统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组相比,等离子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MD=-11.61(-15.92,-7.29),P<0.00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MD=-52.20(-70.59,-33.82),P<0.00001];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术后6、24、48、72 h)(VAS评分)(P<0.00001);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缩短[MD=-2.12(-2.98,-1.26),P<0.00001];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缩短[MD=-2.07, 95%CI(-3.54,-0.60),P=0.006];手术有效率提高[OR=3.43,95%CI(1.19,9.90),P=0.02];而术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33)。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方式,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更安全、更有效等优势。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5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