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8(2):56-6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505
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影像学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为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前瘘点的影像学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鼻窦颅底高分辨CT(HRCT)和核磁共振(MRI)水成像检查。术前分析其影像学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结合术中情况证实其瘘点位置。结果 48例患者术前经影像学瘘点判断并经手术证实瘘点位于筛板20例(41.7%),蝶窦外侧隐窝16例(33.3%),筛顶8例(16.7%),额窦后壁2例(4.2%),斜坡2例(4.2%)。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存在明显不同,间接征象如左右侧不对称,引流通道水肿,窦腔黏膜增厚和积液征可以用于寻找瘘点。瘘口在影像学上根据直接征象颅底骨质缺损的诊断符合率为66.7%,而联合应用CT与MRI水成像根据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影像学的间接征象对于术前准确判断瘘点具有重要价值。
2020, 26(3):321-32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3019
摘要:目的分析肥胖是否是自发性脑脊液鼻漏(CS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自发性CSFR的发病及降低术后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8例CSFR病例,其中男57例,女71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0.0±3.9)岁。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采用中鼻甲或鼻中隔黏膜、明胶海绵贴补。所有患者入院时常规测量身高和体重,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引起CSFR的病因将128例患者分为外伤性组、医源性组、肿瘤性组及自发性组。结果自发性组的BMI平均值为33.4 kg/m2,明显高于其他3组(外伤性组BMI平均值23.9 kg/m2,P=0.002;医源性组BMI平均值23.5 kg/m2,P=0.003;肿瘤性组BMI平均值21.3 kg/m2,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外伤性组、医源性组与肿瘤性组的BMI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无任何鼻部、眼部及颅底术后并发症,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2例患者术后体重逐渐上升,二次手术修补,并告知患者降低体重,未再出现复发;1例患者自第1次出现复发后,自行进行减肥,未行手术治疗而自愈,随访至今,未再出现复发;2例患者无明显体重增加,二次手术修补后,未再出现复发。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肥胖只是自发性CS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病因导致的CSFR没有相关性。控制体重是预防自发性CSFR及降低自发性CSFR术后复发率的一种重要举措。
2020, 26(5):587-58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24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眶内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8月收治的1例外伤后迟发性眶内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史及影像学结果明确诊断后,遂在鼻内镜下行脑膜脑膨出修补术,术后给予降颅压、抗炎等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半个月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头晕、头闷胀感明显好转,左眼球突出较术前缓解,双眼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外伤后发现眶顶骨折缺损后,早期无眶内脑膜脑膨出者,应密切随访及定期复查CT、MRI,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18, 24(4):303-30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2
摘要: 目的总结经眶额窦入路切除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6例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40~67岁,中位年龄54.5岁,均采用经眶-额窦入路切除肿瘤。结果6例患者中5例肿瘤位于前颅底嗅沟区,其中1例累及筛窦;1例肿瘤位于鞍结节、鞍隔。6例患者中肿瘤最大径均在4 cm内。4例肿瘤获Simpson II级切除,2例患者获Simpson I级切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引流5 d后患者脑脊液鼻漏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可,未出现发热及感染征象。结论经眶额窦入路是一种便捷、有效而且并发症较少的微创手术入路,因其可早期处理前颅底硬脑膜来源的血供,尤其适用于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的治疗。
2014, 20(2):134-136.DOI: 1007-1520.201402011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判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9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再次手术、术中脑脊液鼻漏及术者经验与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再次手术、术中脑脊液鼻漏和术者经验可能使发生术后脑脊液鼻漏的风险增加。
2013, 19(6):527-529.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修补术,并对其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次手术治愈7例,1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全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方式。
2011, 17(4):282-285.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 39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骨折发生在筛窦18例,蝶窦12例,额窦9例;瘘口大小5 mm×5 mm~30 mm×30 mm。经鼻内镜找到漏口,搔刮创面后用自体材料修补,覆盖筋膜,或填塞自体肌肉封闭窦腔。结果 随访2个月至2年,39例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6 d。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法。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