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1):1-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62
摘要:鼓室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局部给药方式,指通过将药物递送入中耳,经圆窗膜或卵圆窗扩散分布到内耳从而达到治疗或诊断效果。近年来,鼓室给药技术在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疾病的诊治。目前,国内外对鼓室给药的操作规范、适应证,尤其是给药时机及治疗方案尚未有统一标准。为了促进鼓室给药技术规范化,我们特组织了国内在鼓室给药领域经验丰富,有卓越建树中青年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鼓室给药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从鼓室给药操作规范出发,系统总结了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庆大霉素鼓室给药、鼓室内注射造影剂膜迷路MRI成像及其他药物鼓室给药四个方面,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鼓室给药技术的应用。
2023, 29(4):26-3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291
摘要:目的 探讨鼓室注射甲强龙作为联合或补救给药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的恰当时机。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0月在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平坦下降型单侧突聋患者,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4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仅全身用药,治疗组(83例)在全身用药基础上联合了鼓室注射甲强龙20 mg,隔日1次,连用5次。治疗组患者记录从发病初始日到首次鼓室注射给药日的时间间隔,并以10 d为分界点,将治疗组分为“≤10 d组”和“>10 d组”。记录各组患者在发病初始期(3 d内)、自发病起1个月时,自发病起6个月时的平均听阈值,并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听力改善程度。结果 在发病初始期,各组患者平均听阈的总体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病起1个月时,治疗组中“≤10 d组”患者听力改善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10 d组”与対照组及治疗组中“≤10 d组”与“>10 d组”相比,听力改善均值(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病起6个月时,“≤10 d组”听力改善均值显著大于“>10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相比单纯全身用药, 联合鼓室注射激素治疗平坦下降型突聋在听力改善程度上有显著优势,早期开始(发病起10 d内)联合治疗是有必要的,能够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2023, 29(4):108-11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239
摘要: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广泛应用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变应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与核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并穿过核孔,在细胞核内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生理学作用。但部分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疗效很差甚至无效,即出现激素抵抗(CR)现象。CR影响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导致炎症状态持续,因此了解CR的发生机制对于指导该类疾病的治疗而言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存在的CR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近年来相关研究提示,CR的发生与GR的改变(如表达量、亲和力、基因多态性等)密切相关。为此,本文简要回顾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机理,并对与受体相关的CR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2, 28(4):8-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00
摘要:目的 嗜中性粒细胞(Neu)性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NP)主要发生于东亚国家的患者,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对Neu性CRSwNP的治疗作用。方法 15例CRSwNP患者受到招募,并接受局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3个月。分别从正常鼻黏膜组织和CRSwNP患者的鼻息肉(NP)组织中获取样本,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NP的内表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治疗前后NP组织中Neu的浸润情况,用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雪夫染色方法分别对治疗前后NP组织中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细胞进行检测,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治疗前后NP组织中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和γ-干扰素(IFN-γ)以及黏蛋白(MUC)5AC和MUC5B进行了检测。结果 15例CRSwNP患者的NP内表型均为Neu性,Neu在NP组织中浸润数目显著多于正常鼻黏膜,布地奈德鼻喷剂局部治疗后NP组织中Neu计数没有显著降低;杯状细胞的计数和黏膜下腺体细胞的染色评分在NP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治疗后这些指标无显著降低;NP组织中MPO、IFN-γ、MUC5AC和MUC5B的含量显著多于正常黏膜组织;布地奈德治疗前后,NP组织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鼻喷剂对Neu性CRSwNP无显著治疗作用。
2021, 27(5):606-610,6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006
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中CRS伴鼻息肉以及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等临床难治性鼻窦炎预后最差,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鼻用糖皮质激素一直被推荐为CRS术后的一线用药,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CRS术后局部激素的给药方式相继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鼻喷剂、鼻滴剂、鼻腔盥洗、鼻腔雾化吸入及鼻腔激素植入物等术后局部激素的给药方式及最新研究进展,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19, 25(6):573-57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01
摘要:目的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2014, 20(1):21-24.
摘要:摘要:目的持续静脉给予大鼠肾上腺素模拟应激导致的内耳缺血状态,观察给药前后大鼠听力及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3个组(对照组、8 μg kg1·min1肾上腺素组、12 μg kg1·min1肾上腺素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后两组尾静脉持续给予肾上腺素3 h。各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结束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听力。第2天复查听阈后处死,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GC)水平。结果与给药前比较,两肾上腺素组给药结束时ABR波Ⅰ、波Ⅲ听阈明显升高。两肾上腺素组给药结束时40 dB声强下波Ⅲ幅值较基础值明显下降。给药次日两肾上腺素组大鼠听阈以及幅值基本恢复,8 μg kg1·min1组血清CRF、ACTH和G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结论静脉持续给予大鼠肾上腺素可以导致大鼠可逆性的听力损失,引起血清CRF、ACTH和GC含量升高。
2013, 19(2):132-13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以“分泌性中耳炎”和“盐酸氨溴索”为主题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对照试验研究,同时辅以文献追索法进行检索。提取纳入研究文献原始数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共纳入患耳986耳,其中治疗组521耳,对照组465耳。Meta分析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为对照组的3.17倍(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应鼓励临床联合用药。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