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8(2):103-10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186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纽扣电池食管异物患儿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26.3个月;最短异物嵌顿时间1h,最长2个月;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综合分析儿童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结果 24例患儿均全麻硬质食管镜下取出,23 例(95.83%) 并发食管黏膜腐蚀伤,3例(12.5%) 发生食管狭窄,2 例(8.33%) 发生食管穿孔,其中1例为气管食管瘘。出院后对有并发症患者均进行跟踪随访,无死亡病例。结论 纽扣电池对食管黏膜具有强腐蚀性,危害极大,应尽早诊断后急诊手术取出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1, 27(2):205-21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0279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EFB)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EFB的合理化、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7例EFB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情况,对其性别、年龄、异物种类、术前检查方法、嵌顿部位、嵌顿时间、临床症状、并发症及住院日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27例EFB患者,男64例,女63例,男女比例1.02:1;年龄1~85岁,平均年龄(35.9±27.0)岁。就诊时间:24 h内103例(81.1%),24~72 h内10例(7.9%),>72 h的14例(11%)。异物种类:枣核27例(21.3%),鸡骨25例(19.7%),义齿23例(18.1%),硬币22例(17.3%),金属物品10例(7.8%),肉块5例(3.9%),纽扣电池3例(2.4%),其余12例(9.5%)。嵌顿部位:第1狭窄84例(66.1%),第2狭窄43例(33.9%)。结论 加强看护和健康宣教是预防EFB发生的关键,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多学科间的合作对EFB的预后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2021, 27(3):305-30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86
摘要:目的 分析造成儿童食管异物误诊以及合并损伤的相关因素,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食管异物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异物吞入事件目击史、异物种类、异物形状、异物X线透光性、异物嵌顿时间、合并损伤等资料。依据治疗史,患者分为及时诊断组(A组)和误诊组(B组)。主诉症状分为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无症状。食管损伤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结果 食管异物患者共398例。1~2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A组平均年龄(3.98±3.27)岁,B组平均年龄(1.97±1.29)岁,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目击史占比92.4%;B组目击史占比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诉消化道症状占比81.3%,B组主诉消化道症状占比5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诉呼吸道症状占比1.4%,B组主诉呼吸道症状占比3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物嵌顿时间、嵌顿位置、异物形状和合并损伤呈正相关(P<0.05)。所有异物种类中,纽扣电池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和Ⅲ级食管损伤的比率(33.3%),为所有异物种类中比率最高。结论 小年龄、目击史缺乏、主诉症状的差异是造成儿童食管异物误诊的主要因素。合并损伤和异物的嵌顿时间、异物形状、异物种类相关。纽扣电池是最危险的食管异物。
2018, 24(4):374-37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16
摘要: 摘要:目的总结CT三维成像技术在复杂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收集为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2013年7 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复杂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辅助定性、定位诊断,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结果所有患者行食管镜探查及异物取出术,手术顺利,术中所见与术前三维影像检查结果一致,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治愈出院。结论复杂性食管异物由于其本身性质和位置的特殊性,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显示和诊断异物,指导手术的顺利实施。
2017, 23(2):151-154.
摘要:摘要:目的寻找可能导致食管内异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总结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住院的食管异物患者235例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异物种类、大小、形状、滞留时间及处理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内异物并发症的发生与就诊是否及时,是否有强行努力吞咽动作病史,异物的形状,异物的滞留轴向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异物的大小、异物的种类、异物的滞留部位、麻醉方法及取出方式等无关。结论食管内异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一旦误吞异物,尽量不要强行吞咽动作,并尽早就诊取出异物或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013, 19(4):322-324.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301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率。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经X线食管吞钡棉等检查确诊的食管异物患者301例,其中288例患者有明确的异物史,患者均表现为吞咽困难和疼痛;术前均行X线食管吞钡棉明确异物部位,并根据异物所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281例患者通过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10例患者通过电子胃镜取出异物,4例合并下咽后壁脓肿患者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6例患者入院后自行呕出或进入胃内,1例患者术后失血过多而死亡。结论对于食管异物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应根据异物的性质及所处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