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7(1):76-7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0141
摘要:目的 调查长沙市10~17岁学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及疾病对生活质量影响情况。方法 自2017年8月—2018年2月对5 556名学生通过问卷、专科体查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长沙市中小学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为5.0%(280/5 556)。慢性鼻-鼻窦炎对学生学习及生活可造成困扰,且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患病学生认为对生活质量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依次为需要擤鼻涕、注意力不集中、沮丧、焦躁、易怒、难以入睡以及流脓鼻涕。结论 长沙市中小学10~17岁学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为5.0%;慢性鼻-鼻窦炎对中小学生可造成学习及生活上的困扰,且会影响生活质量。
2021, 27(4):382-38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090
摘要:目的 调查辽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的特点。方法 采用体外特异性变应原检测法对辽阳地区408例AR患者进行血清检测,测定特异性IgE(sIgE),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408例AR患者行sIgE检测,变应原阳性率前6位的变应原依次是矮豚草/蒿/葎草(39.71%)、户尘螨(37.30%)、念珠/点青/分枝/交链/黑曲霉(24.26%)、刺柏/桦(21.81%)、鸡蛋白(13.00%)、桑(12.75%);②吸入变应原组sIgE总阳性率为86.7%(354/408),食入变原组sIgE总阳性率为27.2%(111/408);③单种变应原阳性患者占26.23%(107/408),2种变应原阳性患者占53.68%(219/408),3种变应原阳性患者占10.29%(42/408),4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患者占9.80%(40/408);④单种变应原阳性AR患者中变应原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矮豚草/蒿/葎草(25/107),念珠/点青/分枝/交链/黑曲霉(21/107),户尘螨(15/107);2种变应原阳性AR患者中变应原组合排序前3位的是:矮豚草/蒿/葎草与户尘螨(19/219),念珠/点青/分枝/交链/黑曲霉与户尘螨(18/219),念珠/点青/分枝/交链/黑曲霉与矮豚草/蒿/葎草(16/219)。结论 矮豚草等植物花粉、尘螨类、霉菌类为辽阳地区主要变应原。
2020, 26(5):559-5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17
摘要:目的探讨驻地基层官兵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收回有效问卷的3 634名男性驻地基层官兵进行分析。对打鼾≥2级和(或)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9分者172例可疑患者,进行至少1次≥7 h 的夜间PSG 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OSAHS组和单纯鼾症组(非OSAHS组)。对年龄、颈围、腰围、体重指数(BMI)、上气道异常、打鼾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脂血症和ESS评分等12个因素与OSAHS发生的关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2 例患者中OSAHS 者为146例,占鼾症患者的84.88%,为调查人群的4.0%。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打鼾家族史、年龄、BMI、颈围、腹围、上气道异常和高脂血症是O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打鼾家族史、年龄、吸烟史、颈围、腹围和上气道异常是OSAH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打鼾家族史、年龄大、颈围、腹围增粗、长期吸烟及上气道异常为基层官兵OSAHS的危险因素,应在征兵及工作保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013, 19(5):416-419.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的咽喉返流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的现状,为临床工作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2500例南京市居民,对其LPR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返流指数量表(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按咽喉返流问卷的评分定义,总积分大于13分为阳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1950例,阳性75例,患病率为3.86%(75/1950);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3.77%(43/1140),女性的患病率为3.95 %(32/810),两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嘶或发音障碍(症状1)和持续清嗓(症状2)与LPR相关性最大。51~70岁年龄组返流指数量表(RSI)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南京市LPR的发病率为3.86%,症状1和症状2是LPR的主要相关因素,51~70岁年龄组患者应特别警惕LPR可能性。
2010, 16(4):261-265.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分娩后母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子代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母亲患有AR和支气管哮喘与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8年12月,确诊为AR的592例25~40岁分娩后妇女作为调查对象,根据面访、查体和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将分娩妇女分为A组(AR伴哮喘组)和B组(单纯A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AR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分娩年龄及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分析上述因素与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率的关系。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 OR)作为评价危险度的指标。结果 ①全部病例中,A组患者213例,其中持续性中重度106例,持续性轻度36例,间歇性中重度54例,间歇性轻度17例;B组患者379例,其中持续性中重度178例,持续性轻度81例,间歇性中重度47例,间歇性轻度72例。② 592例患者中384例子代发生变应性疾病,发病率为64.86%,A、B组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分别为82.63%(176/213)、63.85%(242/379),母代中有AR伴哮喘的子代变应性疾病的发作明显高于母代仅有AR的子代(OR=3.91,OR的95%可信区间为2.33,5.74)。③两组中284例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中子女变应性疾病发病率为71.48%(203/284),A、B两组子女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85.85%(91/106)、62.92%(112/1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25~30岁年龄段分娩其子代发病率较高(85.42%),各年龄段A、B二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AR伴哮喘的母代其子代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单纯AR组。② 25~30岁分娩的母亲有持续性中重度AR伴哮喘为子代变应性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