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径路选择及疗效分析

      2025, 31(1):13-1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174

      关键词:鼻眼相关疾病鼻内镜手术手术径路疗效
      摘要 (50)HTML (48)PDF 1.99 M (8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不同鼻眼相关疾病选择经鼻内镜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优势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48例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鼻眼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类型及范围,采取5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选择鼻内镜下经典Messeerklinger手术径路39例,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3例,鼻内镜下扩大鼻腔外侧壁切除径路3例,鼻内镜下联合眉弓径路2例,鼻内镜下联合唇龈沟径路1例,评价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的优势和疗效。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5例经鼻内镜下经典Messeerklinger手术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中,3例从术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指数/20 cm,1例从术前视力0.1恢复到术后0.4,1例无明显好转;其余43例患者眼部症状完全消除,无复视斜视、视力减退、眼干、溢泪、眼球突出、红肿,无脑脊液鼻漏、面部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术后鼻腔通气良好。结论 根据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鼻眼相关疾病的不同类型、范围及影像学特点,选择鼻内镜下不同径路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疗效满意。

    • 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4, 30(6):95-9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18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术低温等离子射频喉切除疗效
      摘要 (25)HTML (71)PDF 785.88 K (100)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术,n=20)、B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n=20)、C组(喉切除术,n=20),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并发症、复发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视觉模拟评分(VAS)、黏膜恢复评分更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发声时间及住院天数更短,喉功能改善率更高,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CO2激光术可改善喉部功能、减轻疼痛,促进创面黏膜恢复、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留置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30(5):98-10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13

      关键词:中耳炎分泌性鼓膜置管术留置时间疗效脱落影响因素
      摘要 (53)HTML (49)PDF 858.50 K (121)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留置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例(183耳)行鼓膜置管术患儿的临床诊疗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183耳)行鼓膜置管术时的平均年龄为(4.68±2.54)岁,多集中在3.5~7岁,占86.57%。183耳术后通气管留置时间为3~18个月,平均留置时间为(9.43±3.82)个月。痊愈耳(126 耳)通气管留置时间平均为(11.82±3.11)个月,未愈耳(57耳)通气管留置时间平均为(9.13±3.21)个月,两者之间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时间<6个月者痊愈率为51.92%,≥6个月者痊愈率为75.57%,两者之间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卡方分析鼓膜显著塌陷或菲薄、通气管堵塞、术后中耳感染、术后早期活动等因素与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早期脱落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鼓膜重度塌陷或菲薄、术后通气管堵塞、术后中耳感染、术后不按时复查、术后早期较强活动是儿童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早期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过早脱管或取管,影响SOM患儿治愈率。鼓膜重度塌陷或菲薄、术后通气管堵塞、术后中耳感染、术后不按时复查、术后早期较强活动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舌根中线部分切除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2, 28(5):1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23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舌体肥大腭帆成形术疗效
      摘要 (74)HTML (338)PDF 924.56 K (38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舌根中线部分切除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5月诊治的20例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岁。入院后行相关检查排除手术及全麻禁忌,均行舌根中线部分切除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6~24个月复查睡眠监测。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13例(65%)患者有效,7例(35%)患者无效,但此7例无效患者手术前后E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舌根中线部分切除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疗效较好的手术方式。

    • 真菌球性上颌窦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2, 28(4):25-2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43

      关键词:真菌球性鼻窦炎分型鼻内镜手术疗效
      摘要 (692)HTML (272)PDF 1.14 M (43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不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9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术后随访,对其不同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根据临床资料可分为4种不同的临床特征:①单纯真菌球性上颌窦炎2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头痛、脓涕、涕血、鼻塞;术中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②无症状型15例:此型主要是体检或者其他疾病检查无意发现,鼻窦影像学特点有典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特征,术中对上颌窦开放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③合并鼻息肉8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鼻塞、脓涕、头痛、头晕等症状。手术以切除鼻息肉,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④合并变应性鼻炎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涕血、鼻塞伴喷嚏、清涕、鼻痒等变应性鼻炎症状,术中可见病变窦腔内黏膜水肿,呈息肉样变。开放上颌窦并扩大窦口,术后给予变应性鼻炎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当病变位于上颌窦前、内下、底壁时,在0°内镜下加行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结论 根据真菌球性上颌窦炎其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型有利于精准诊治;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可以减少手术后复发,改善预后。

    • 咽鼓管错构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1, 27(1):101-10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64

      关键词:耳显微镜手术错构瘤咽鼓管疗效
      摘要 (381)HTML (798)PDF 927.60 K (147)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咽鼓管错构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经病理确诊的咽鼓管错构瘤患者,经耳显微镜在全麻下行咽鼓管肿瘤切除及鼓室成型和听骨链重建术,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病理学提示符合错构瘤。经过半年随访,肿瘤无复发,鼓膜完整,听力得到提高。结论 错构瘤是一种可发生于全身的良性肿瘤,发生于咽鼓管的错构瘤比较罕见,可影响患者听觉功能,应尽早手术,手术切除疗效好。

    • Earwell用于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形的疗效分析

      2021, 27(6):712-7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104

      关键词:耳廓形态畸形Earwell无创治疗疗效
      摘要 (101)HTML (307)PDF 934.42 K (383)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Earwell耳廓矫正器对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共20例患者进行Earwell无创耳廓畸形矫正术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相关的治疗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记录,治疗结束后患者家长和医生分别对疗效作出主观的评价。结果 医生和患者家属均采用主观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一致认为耳廓形态畸形采用Earwell耳廓矫正器治疗,其有效率能高达9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针对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采用Earwell耳廓矫正器是安全有效的措施,采用该方法对发病患者进行矫治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治疗时间较短。对于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宜早不宜晚。

    • 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2020, 26(3):297-30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3014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中鼻甲切除术|鼻窦炎|疗效
      摘要 (44)HTML (0)PDF 1.10 K (19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慢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mm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观察指标(鼻塞、流涕、头痛、嗅觉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CT LundMack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经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并清除中鼻甲本身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后,根据CT测量结果,以保留中鼻甲垂直部长度约21mm为参考值,切除多余的中鼻甲垂直部游离缘(即切除长度=CT测量长度-21 mm);对照组完成鼻窦、鼻息肉手术,按传统理念处理中鼻甲病变和变异,需要时切除中鼻甲前下部1/2~2/3。术后随访10~12个月,观察主观症状(鼻塞、流涕、头面痛及嗅觉障碍)、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病情控制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各种症状VAS评分和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术后试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鼻塞及头痛的改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流涕、嗅觉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炎伴鼻息肉、鼻窦炎伴中鼻甲病变者,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部分切除”主要针对过长的中鼻甲垂直部,必须是在处理中鼻甲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保证中鼻道一定宽度后才予切除,有助于术后鼻部症状的改善和减少术腔粘连,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 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 26(6):666-66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6013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翼管神经切断术|疗效|影响因素|有效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 (91)HTML (0)PDF 824.00 Byte (117)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中-重度AR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鼻内镜下行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并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与否、有无尘螨及花粉过敏、有无鼻息肉及哮喘、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VAS)。评估术后1年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30例AR患者有效率为75.38%(98/130),无效率为24.61%(32/1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鼻息肉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AR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好,合并鼻息肉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

    • 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致鼻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2019, 25(2):193-19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19

      关键词:鼻出血|抗凝血杀鼠药|中毒|维生素K1|临床疗效
      摘要 (142)HTML (0)PDF 788.00 Byte (304)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致鼻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减少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8年4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20例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致鼻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均给予维生素 K1治疗,部分患者并结合鼻腔填塞、等离子等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活酶时间(TT)等指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0例患者经维生素 K1 等方法治疗后鼻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后凝血指标分别为PT(14.06±2.55)s、APTT(27.48±4.77)s、INR 1.19±0.24,与治疗前患者的凝血指标PT(61.57±41.95)s、APTT(87.44±37.92)s、INR 6.11±4.4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出院后所有患者继续口服维生素K1 2~3个月,均随访半年,其中18例未再次出血,2例患者在出院后自行停止服用维生素K1,1个月内再次出血入院治疗,经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抗凝血杀鼠药中毒所致鼻出血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弥漫性渗血,单纯前鼻孔填塞或等离子治疗不易止血,对于复杂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防止误诊漏诊;维生素K1对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需长疗程治疗。

    上一页123
    共3页23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