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1(1):82-8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033
摘要:目的 比较自体听小骨组织与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听骨链重建术(OC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中耳炎(COM)患者78例,均行鼓室成形术及OCR治疗,依据OCR材料不同分为自体组(41例)与人工组(37例)。自体组予以自体听小骨组织OCR治疗,人工组予以钛合金人工听小骨OCR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不同频率段气导听力、骨导听力、气-骨导差(ABG)水平。结果 自体组手术时间长于人工组,手术费用低于人工组(P<0.05)。术后6个月不同频率段(0.5、1、2 kHz)两组气导听力、ABG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6个月自体组、人工组不同频率段气导听力、骨导听力、A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组(P<0.05),但两组1年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COM患者OCR术式中,采用自体听小骨组织植入、钛合金人工听小骨植入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相较而言,后者手术耗时短,而前者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4, 30(6):58-6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46
摘要: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畸形,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听力及语言功能。腭裂患儿常常伴有分泌性中耳炎(OME),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软腭肌肉组织缺陷致咽鼓管功能障碍,OME可影响患儿的听力,进一步则可导致语音障碍。然而对于腭裂伴OME患儿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时机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其主要是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鼓膜置管(VTI)及其他治疗。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腭裂伴OME的患儿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VTI的治疗时机、特点、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4, 30(2):60-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068
摘要:儿童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炎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鼻窦炎具有独特性,儿童鼻窦在出生后继续发育,并在不同年龄和阶段完成成熟和气化,这使得儿童鼻窦炎的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有关。儿童慢性鼻窦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时症状不明显,故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儿童发生鼻窦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可能会引起眼眶及颅内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失明、复视等严重后果。如果疾病得到及早发现和诊治,一般预后良好。儿童鼻窦炎并发症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外,常结合影像学的检查加以明确,主要是CT和MRI检查;CT能提供较高的骨骼分辨率,是确诊眼眶并发症时的首选技术;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于精细部位成像效果好。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儿童鼻窦炎,特别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重点对常见类型儿童鼻窦炎及其并发症的CT和MRI等影像学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
2023, 29(6):22-2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79
摘要:目的 探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未分化型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未分化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观察组采用IMRT治疗。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7周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sE-cad、PDGF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周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sE-cad、PD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3DCRT相比,采用IMRT治疗未分化型NPC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及血清sE-cad、PDGF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对正常组织影响更小,安全性高。
2023, 29(1):31-3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14
摘要:目的 探讨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RS)引发颅脑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鼻内镜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报道3例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引发颅脑并发症的病例,包括额叶脑脓肿、脑膜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并总结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本组3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病理确诊为毛霉菌感染,术后与神经内科协作进行规范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及定期鼻内镜复查,局部换药、鼻腔深海盐水冲洗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引发颅脑并发症临床罕见,易漏诊、误诊,治疗十分棘手,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窦原发灶,结合全身抗真菌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策略。
2023, 29(2):44-4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186
摘要: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咽癌鼻内镜挽救手术中的颈内动脉破裂出血的原因、应急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2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术中发生颈内动脉破裂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采用电磁导航辅助鼻内镜入路行鼻咽恶性肿瘤切除术,发生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后,均以长碘仿纱条暂时压迫止血,紧急行颈内动脉血管内栓塞术,术后予以抗感染、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后2例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近期及远期相关并发症。结论 比邻、侵犯或包绕颈内动脉的中晚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颈内动脉状态及代偿情况,术中一旦出现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应立即行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并紧急行介入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2023, 29(4):102-10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33
摘要:鼻咽癌大部分发生在我国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地区最常见。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鼻咽癌放疗后晚期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吞咽障碍、张口困难、构音障碍、颈部活动障碍、心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展或加重并预防新的并发症的出现。鼻咽癌放疗后不同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不同,需要进行康复评定,有针对性地选择不一样的康复治疗方法。本文就鼻咽癌放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康复评定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康复治疗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2022, 28(3):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182
摘要: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结合湖南省儿童医院35年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救治经验,对该病的发展概况、诊断、手术、术后处理、并发症处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防治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2022, 28(1):18-2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52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0例经规范的药物和(或)免疫治疗1年以上疗效欠佳的中重度常年性AR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双侧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选取同一时期上述疗效欠佳的30例AR患者作为对照组,继续接受药物治疗。根据中重度常年性AR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对主要症状进行治疗前后VAS评分,通过积分法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年进行随访评价,对照组有效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20.00%;观察组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鼻漏、喷嚏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活动性鼻出血、干眼及腭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AR短期内疗效确切,能够完全切断鼻后神经的3个主要分支及细小分支,有效避免损伤翼腭窝内容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 28(3):21-2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50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耳模矫治器无创矫正小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为提高矫正效果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收治的65例(95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组,≤7 d为A组(31耳),8~42 d为B组(50耳),>42 d为C组(14耳),使用EarWell耳模矫治器治疗,记录3组患儿矫正时间、矫正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 3组矫正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时间明显短于B、C组两组;显效及治愈率3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3组并发症发病率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为湿疹,经涂布抗湿疹药后均于2 d内消退。结论 耳模矫治器无创矫正小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疗效显著,年龄越小,显效及治愈率越高,矫治时间越短。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