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5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多维度解析及其临床意义

      2025, 31(1):25-3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296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多维度解析情绪障碍生活质量危险因素
      摘要 (49)HTML (27)PDF 1.04 M (33)收藏

      摘要:目的 多维度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究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根据术后组织病理染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分为e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neCRSwNP),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eCRSwNP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eCRSwN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CRSwNP组患者睡眠障碍、嗅觉减退、流涕、喷嚏等症状严重程度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总分均显著高于neCRSwNP组。eCRSwNP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neCRSwNP组,且生活质量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低于neCRSwNP组(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哮喘、鼻中隔偏曲(NSD)、外周血EOS计数及比例、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Baso)计数及比例、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是eCRSwN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哮喘、外周血EOS百分比、外周血Baso计数、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是eCRSwN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eCRSwNP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且易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可有效预测CRSwNP的分型及术后预后。

    • miRNA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2024, 30(5):37-4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14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症miRNAceRNA表观遗传学
      摘要 (40)HTML (41)PDF 862.20 K (81)收藏

      摘要: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CRSwNP以鼻腔和鼻窦黏膜的高度异质性慢性炎症为特征。炎性改变已被广泛认为是CRSwNP的致病机制。但炎性调控网络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关键的上游因子可能参与了CRSwNP的炎性状态。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在CRSwN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具体可能通过表观遗传等方式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围绕miRNA在CRSwNP中的可能作用,特别聚焦其在炎性环境改变中的潜在作用,包括其表达模式、功能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归纳了miRNA有关CRSwNP炎症机制及非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基于随机森林与人工神经网络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023, 29(1):24-3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142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模型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
      摘要 (315)HTML (436)PDF 1.56 M (420)收藏

      摘要:目的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现有的诊断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诊断模型来补充现有的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CRSwNP患者(GSE23552、GSE36830)的公开基因表达数据来识别潜在的差异基因,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进一步筛选特异性基因,建立CRSwNP的早期诊断模型。结果 共发现78个上调基因和25个下调基因,随机森林算法筛选了4个特异性基因(HPGDS、IL1RL1、FMO3、DOK3),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出基于上述基因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AUC=0.986),独立数据集GSE194282进一步验证了其准确性(AUC=0.888)。结论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早期CRSwNP,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改善临床决策。

    •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25(1):104-10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1022

      关键词: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摘要 (314)HTML (0)PDF 786.00 Byte (641)收藏

      摘要: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腔黏膜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根据有无鼻息肉可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和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鼻息肉组织常见有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 浸润增多,根据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可将CRSwNP分为两个亚型: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nonesinophil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将慢性鼻窦炎分为: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ECRS)和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noneosinophilic,NECRS)。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形成、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嗜酸性粒细胞在鼻窦炎鼻息肉炎症趋化、息肉形成、分型和预后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和p62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 25(6):600-6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06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Beclin1|p62|自噬|基因表达
      摘要 (76)HTML (0)PDF 1.05 K (193)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和p62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甲黏膜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eclin1和p62两个基因在68例AR患者及5例健康对照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对照2年随访期内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RSwNP)的患者,分析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后期是否发展为CRSwNP的AR患者不同个体中的差异。结果68例AR患者在2年之内有11例发展为CRSwNP,发生率为16.18%,其Beclin1基因表达平均水平值为0.38±0.13,显著低于未发展为CRSwNP的另外57例患者Beclin1基因表达平均水平值0.79±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此11例患者在AR阶段的p62基因表达平均水平值为2.67±0.55,显著高于未发展为CRSwNP的另外57例患者p62基因表达平均值1.3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噬过程的两个标志基因Beclin1的降低和p62的升高将降低自噬水平,AR患者在随访期间发展为CRSwNP,与已证实的CRSwNP患者中Beclin1基因表达降低、p62基因表达升高、自噬水平降低等研究结果一致,所以临床诊断上AR患者中Beclin1和p62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为预判其后期是否发展为CRSwNP风险提供临床参考。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5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