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7(1):80-8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0217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溯源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疗效与经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1例采用鼻内镜下溯源法切除N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精确定位起源部位与不能精确定位起源部位的复发情况。结果 71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内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6%,其中术中能精确定位唯一起源部的NIP患者1年复发率为3.0%(2/67),而不能精确定位者复发率为50.0%(2/4)。结论 鼻内镜下溯源法切除NIP对控制肿瘤复发具有优势。彻底切除肿瘤及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021, 27(2):237-24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075
摘要: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鼻腔鼻窦相对较少见的良性肿瘤,随着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具有易复发、易恶变、易局部侵犯等恶性肿瘤的特性而备受关注。目前认为NIP的发生及恶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密切相关,NIP发生恶变的主要类型是鳞状细胞癌。而NIP复发的关键是手术路径、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肿瘤组织的残余。而且还认为因其侵犯骨质,在手术过程中未能完全清除有病变的骨质也是其可能复发的原因。NIP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改变、免疫炎症微环境、周围环境中污染物均被认为是NIP的发生发展的易感因素。当前已经有很多对NIP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但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报道。本文将系统性地进行文献回顾,对NIP的发生发展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与分析。
2019, 25(2):172-17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15
摘要:目的检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CC/IP)中的感染分布,分析两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2年1月符合入组条件的SCC/IP患者共55例,利用“三明治”方法检测其标本HPV的感染状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研究患者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测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之间采用卡方检验。结果HPV感染11例,感染比例为20%(11/55),其中HPV16型5例,HPV6型3例,HPV39型、HPV18/39型和HPV33/52/54型各1例。5年总生存率为35.6%,HPV阳性组为18.7%,HPV阴性组为38.9%;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42.7%,HPV阳性组为18.7%,HPV阴性组为49.2%。HPV阳性组总体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与HPV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P=0.773), Cox模型分析示HPV状态对总体生存率及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亦无影响(P=0.553, P=0.976)。结论SCC/IP中HPV感染率为20%,HPV感染状态对SCC/IP的预后没有影响。
2018, 24(2):128-13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水平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患者、45例鼻腔炎症患者术前血清SCCAg表达进行分析,并对NIP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血清SCCAg波动进行随访。结果①术前血清SCCAg浓度在NIP和炎症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SCCAg值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患者中,与其病理类型、瘤体大小、Kamel分期相关;③多因素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对于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优势比为14.87);④NIP患者在术后1周血清SCCAg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SCCAg的表达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存在有密切关系,但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又再次升高(P<0.05),提示SCCAg也可作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随访指标。结论SCCAg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关系密切,可成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预后的观察指标。
2018, 24(4):350-355,36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11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生、复发及恶变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查找2000~2017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HPV与SNIP发生、复发及恶变相关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示SNIP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19.72,95%CI为7.91~49.18);复发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3.10,95%CI为1.90~5.08);恶变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2.09,95%CI为1.41~3.09)。结论HPV感染与SNIP的发生、复发及恶变密切相关。
2013, 19(6):543-545.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单纯切除或经柯-陆径路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创面用电刀烧灼处理,术后使用抗生素1周预防感染。结果7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Ⅰ级、Ⅱ级患者治愈64例(90%);Ⅲ级患者复发6例(10%),经再次鼻内镜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后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疗效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可作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