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1(1):69-7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183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经颈入路、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及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3种术式切除咽旁隙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9例原发性咽旁隙良性肿瘤患者接受传统经颈、内镜辅助下经颈、内镜辅助下经口3种手术方式之一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其手术情况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3种手术术中出血量(F=2.64,P=0.074)、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F=2.44,P=0.091)、引流量(F=2.88,P=0.060)和术后出院时间(F=0.77,P=0.464)无明显差异,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与内镜辅助下经颈、传统经颈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F=10.70,P<0.001),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χ2=9.426,P=0.009)。结论 本研究3种手术入路均安全可行,能够完全切除肿瘤,并保证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相较于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与传统经颈入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手术时间及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内镜操作难度较大,且有较为严格的适应证。因此,需根据症状、体征、肿瘤的性质及影像学特点等灵活选择手术方式,使患者能够最佳获益。
2023, 29(2):19-2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128
摘要:目的 分析喉部癌肉瘤及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避免漏诊误诊,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水平。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2012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例喉部癌肉瘤及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诊疗过程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首次治疗全部为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均确诊为喉部癌肉瘤或肉瘤样癌,其中1例行术后放疗。随诊期间,6例患者中有4例复发,均再次手术。共随访67~87个月,其中目前存活4例、失访1例、死亡1例。结论 喉部癌肉瘤或肉瘤样癌多以声嘶为首发症状,形态不一,早期表面光滑,易误诊为声带息肉;完全确诊需常规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建议扩大切除,可辅以术后放疗;术后相对容易复发,预后总体良好。
2023, 29(1):75-8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83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以期发现此类患者的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成人OSAHS患者共324例,其中伴高血压患者129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Logistic模型逐步回归对比分析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减指数、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常规、凝血功能在OSAHS伴高血压组和单纯组之间的差异及其和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AHI、年龄、病程、糖尿病病史、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尿酸、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体重、BMI与OSAHS伴高血压呈正相关(P<0.05),LSaO2、MSaO2、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伴高血压呈负相关(P<0.05)。氧减指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与OSAHS伴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LSaO2、年龄、病程、BMI、糖化血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为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OSAHS相关性高血压在OSAHS人群中的患病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升高,病程、年龄、BMI和LSaO2是预测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有效指标,在OSAHS的临床诊治中应提前进行预警和干预。
2022, 28(5):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54
摘要:目前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诊疗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不同科室、各级医生对该病的认知和诊治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偏差。本文针对不同版本国内指南的异同、结合患者的诉求、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评述和总结,以期更多的同道能一起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为最终实现该病的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而努力。
2022, 28(5):15-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13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耳鸣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患者71例,根据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组,比较各组间耳鸣的发生率及各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血氧饱和度、血压、平均听阈(PTA)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AHI、BMI、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耳鸣发生的相关性。结果71例OSAHS患者中,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41例;轻度缺氧41例,中度缺氧18例,重度缺氧12例。无耳鸣者42例,有耳鸣者29例。29例伴有耳鸣患者中,听力损失:轻度9例,中度3例,重度17例,听阈值以4~8 kHz为主。轻、中、重度OSAHS组耳鸣发生率分别为:44.4%(6/14)、58.3%(9/16)、34.1%(14/41)。结论OSAHS患者更易损伤高频听力,OSAHS患者耳鸣的发生率与其严重程度无关。OSAHS患者耳鸣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0, 26(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1001
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能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诊诊疗存在医患室内近距离接触,检查过程中患者喷嚏、咳嗽和恶心等反应均极易产生携带病毒的飞沫及气溶胶,且医患直接接触机会多,导致医患暴露风险明显增加。非疫情中心区域,大部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患者多为无疫区接触及暴露的人群,如何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效果的同时,防范于未然、做好防护、避免医患院内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2020, 26(1):5-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1002
摘要:目前我国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抗疫形势仍很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较长、传染能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给医护人员、患者和人民群众都造成了严重威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在疫情下仍需进行限期处理,因此在做好COVID-19排查和防控工作后,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措施,协调手术各方,合理有序地开展手术治疗及患者术后的规范化管理,对疫情下救治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2020, 26(1):9-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1003
摘要:2019年底,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从武汉开始席卷全国,目前疫情还在持续。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密闭环境下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其潜伏期1~14 d,且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气管切开术,尤其是局麻下进行者,可产生大量飞沫和气溶胶,疫情期间存在巨大的院内感染的风险。本文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诊疗方案和措施,结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隔离病房行气管切开术的经验,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气管切开术的基本原则,总结不同类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并提出在隔离区进行气管切开术时的操作及防护建议。
2020, 26(2):223-22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9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在保证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方法本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并总结医院的疫情防控经验及应对策略,在患者合理分流、喉镜室工作环境的布置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喉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中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检查后的清洁消毒工作等方面做好疫情期间周详合理的工作安排。结果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每日临床工作顺利完成,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未出现其他院内交叉感染。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的防护策略合理有效,能够在完成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有效保护医患的健康。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