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7(1):114-1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0207
摘要:局部变应性鼻炎(LAR)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变应性鼻炎(AR)表型,为非特应性患者中出现的鼻腔局部I型变态反应。患者有鼻痒、喷嚏、流涕、鼻堵等症状及鼻腔局部特异性IgE(sIgE)和(或)鼻腔变应原激发试验(NPT)阳性,可向AR转化并合并哮喘、结膜炎。虽皮肤点刺实验(SPT)及血清sIgE无阳性结果,但该类患者对变应原免疫治疗有效。目前对于LAR这一概念的认识还较初步,本文对LAR的概况、诊断、病理、免疫机制、治疗及与其他特异性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1(6):615-61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462
摘要:随着近10年来国际和国内耳内镜技术的学术交流不断深入,耳内镜技术在国内方兴未艾,尤其在基层和年轻医生中的应用更为普及,随着耳内镜手术经验不断积累、手术技术日趋成熟,手术逐渐向广度、深度、难度方向扩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微创手术径路,并向着侧颅底以及颅底中线深入。耳内镜手术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2021, 27(6):630-63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456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耳内镜下颞肌筋膜四点固定法修补鼓膜穿孔,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2020年12月-2021年6月因鼓膜紧张部前方或中央型大穿孔的患者1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12耳),行耳内镜下四点固定法鼓膜修补术,注意下方鼓沟表面、锤骨柄内侧面、后方鼓沟与鼓索神经表面及前上部鼓环与鼓沟之间的裂隙四处关键点的固定;对照组9例(9耳),采用带软骨膜的耳屏软骨进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耳内镜及纯音听力检查进行客观评估,采用汉化版苏黎世慢性中耳炎量表(ZCMEI)对患者进行中耳炎症状、术后主观听力水平、社会心理影响及医疗资源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观察组12耳术后2周穿孔基本愈合,鼓膜的形态更接近于正常浅凹型。穿孔修复成功率100%;对照组有1例前方遗留裂隙样穿孔,穿孔修复成功率88.9%。采用四点固定法,术后听力PTA(22.5±7.5)dB,ABG(10.0±8.2)dB,较术前的(35.1±12.6)dB和(21.7±8.2)dB有明显提高(P=0.009,P=0.0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0.25、0.5、1 kHz上术后气导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而对照组仅在0.25 kHz处有显著性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在中耳炎症状、术后主观听力水平、社会心理影响及医疗资源占用四个维度的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耳内镜下采用颞肌筋膜四点固定法修补鼓膜,可以获得很高的修复成功率,且术后鼓膜形态更接近于自然的鼓膜形态,术后听力改善效果好,对于耳道宽敞、位于前方边缘的穿孔及对术后听力改善要求高的病例,可采用此方法进行鼓膜修补手术。
2020, 26(2):158-16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11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术前颞骨CT测量值径线及角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初步预测中耳乳突显微手术中镫骨暴露的难易程度,评价术前影像学评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行中耳乳突显微外科手术的27例(27耳)慢性中耳炎伴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手术均由同一位富有经验的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主刀。术前利用颞骨薄层CT扫描技术明确患者外耳道、镫骨、砧镫关节、锥隆起、鼓室层面影像,观察和测量外耳道软骨部宽度、峡部宽度、外耳道骨部宽度、镫骨至锥隆起距离、镫骨至鼓室窦距离、与岩锥长轴平行径线和镫骨显影延长线相交之夹角(α),利用软件工作站自带工具对相关监测指标进行数据测量,并与术中探查所见镫骨暴露难易程度为准分为容易暴露组和难暴露组;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处理。结果镫骨暴露的难易程度与镫骨至锥隆起距离、镫骨至鼓室窦距离、外耳道骨部宽度密切相关,其中与镫骨至锥隆起距离、镫骨至鼓室窦距离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外耳道骨部宽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外耳道软骨宽度、峡部宽度、夹角(α)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镫骨至锥隆起距离、镫骨至鼓室窦距离对耳显微外科手术中镫骨暴露的难易程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外耳道骨部宽度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难易程度。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测量值可以预测耳显微镫骨暴露的难易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2018, 24(3):243-247.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同期选取对侧正常耳作为对照耳,通过对患耳与健耳、不同年龄组、单纯型与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完好与听骨链破坏、细菌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不同病理患者的术前骨导听力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并对各频率骨导听阈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影响骨导听力的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0.5、2、4 kHz处,患耳骨导听阈值高于健耳,而低频0.25 kHz及1 kHz处患耳与健耳骨导听阈值差异不显著;随年龄增长,患耳与健耳骨导听阈值差异有逐渐缩小趋势;中耳胆脂瘤及听骨链破坏者对各频率骨导有明显影响;病程及细菌培养阳性与否对骨导听力损害差异不显著。结论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有明显影响,但在不同频率,损害程度有差异;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对侧正常耳的骨导听力;③中耳胆脂瘤及听骨链破坏对骨导听力影响较大。
2011, 17(6):406-411.
喉肿瘤|癌|微小RNA|甲基化
摘要:目的 研究喉癌肿瘤组织中微小RNA1292基因(MiR-129-2)的甲基化程度及其与患者临床分级和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Methyl-ProfilerTM DNA甲基化PCR系统对12例喉癌肿瘤组织和6例癌旁组织进行甲基化分析。结果 喉癌组织中MiR-129-2高甲基化率为66.7%(8/12),癌旁组织中MiR-129-2高甲基化率为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患者临床分级与MiR-129-2高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化程度与MiR-129-2高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9-2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甲基化水平升高,MiR-129-2高甲基化水平可能与喉癌发生的病理机制有关。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