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9(2):31-3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69
摘要:目的 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7例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10例,肿瘤直径4.7~8.5 cm,平均直径6.3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后行开颅显微手术+颅底重建,恶性肿瘤术后进一步行放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恶性肿瘤随访5~10年,平均8.3年;良性肿瘤随访1~11年,平均6.7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63.0%(17/27);1例良性肿瘤(非典型脑膜瘤)术后5年复发再次经双侧额底入路手术治疗。结论 神经外科首诊的鼻颅底沟通性肿瘤往往颅内肿瘤为主体,开颅手术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妥善颅底修复意义重大。
2022, 28(3):61-6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201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TISH)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29例TIS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后2周由Glasgow预后量表(GOS)评估短期疗效。GOS 1~3分为疗效差,GOS 4~5分为疗效好。结果 疗效良好者20例,占69.0%,疗效差者9例,占31.0%。疗效好组治疗后2周Glasgow昏迷评分(GCS)平均为(14.6±0.7)分,疗效差组为(9.4±2.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TISH疗效的因素包括合并合并脑挫裂伤(P=0.032),入院时GCS评分(P<0.001),住院期间病变变化(P=0.049),住院期间GCS极低值(P<0.001),治疗方式(P=0.016)和手术方式(P<0.05)。重症TISH患者(GCS≤8分)中7例行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手术组预后良好者4例,预后差者3例;而非手术组3例患者短期预后均较差。结论 TISH临床少见,多数患者病情较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部分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等,需严密监护。重症TISH患者手术治疗能够改善预后。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