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成都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

      2024, 30(3):70-7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62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吸入性过敏原类型分布特征成都市
      摘要 (79)HTML (125)PDF 817.19 K (233)收藏

      摘要:目的 对成都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吸入性过敏原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当地AR患者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2022年,依托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对接受过敏原检测的拟诊AR患者进行登记并采集临床信息,统计AR患者的过敏原类型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共计有12 486例患者完成了临床信息登记并确诊为AR患者,其中单一过敏原过敏患者5 408例(43.31%),双重或多重过敏原过敏患者7 078例(56.69%);过敏原类型构成中前3位分别为尘螨、豚草与猫皮屑,其中单一过敏原的AR患者中尘螨占比达69.80%;在尘螨类型的单一过敏原AR患者中,反应强度为+++及以上占比61.83%。不同年龄组的AR患者过敏原种类数的分布显著不同,且年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2~14岁组AR患者占比为38.49%,高于15~24岁组(21.39%)、25~34岁组(18.46%)、35~44岁组(8.87%)、≥45岁组(12.79%);2~14岁组双重及以上过敏原AR患者占比(70.02%)也显著高于15~24岁组、25~34岁组、35~44岁组、≥45岁组(依次为55.52%、51.58%、44.17%、34.56%);2~14岁组、15~24岁组尘螨过敏原占比(41.81%、22.47%)高于25~34岁组、35~44岁组和≥45岁组(依次为15.45%、8.34%、11.94%)。另一方面,夏、秋季的AR患者占比远高于其他时节,且不同季节的过敏原种类分布存在显著差异;AR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过敏原种类的分布在不同年份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且尘螨与猫皮屑的分布比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成都市近年来确诊的AR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尘螨是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夏、秋季是AR患者的高发季节,儿童、青少年是AR的主要患病人群,且更易发生多重过敏,应当更加注重易感人群的健康防护。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2021, 27(1):6-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312

      关键词:头颈肿瘤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摘要 (113)HTML (171)PDF 814.89 K (143)收藏

      摘要:目的 回顾性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 363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多灶性、腺外侵犯(ETE)、肿瘤侧别、颈淋巴结转移、BRAFV600E突变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5 mm、多灶ETE、双侧癌灶与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5 mm、多灶、ETE、双侧癌灶患者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均<0.05);男性、多灶、ETE、双侧癌灶患者更易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5 mm、多灶和ETE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其同时也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多灶和ETE(P均<0.05)。结论 PTMC患者如果同时存在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5 mm、多灶和ETE等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时,建议常规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时结合术前颈部B超或增强CT结果,考虑行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降低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的风险;其余PTMC患者可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B超密切随诊。

    • 蝶窦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2020, 26(3):336-33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3023

      摘要 (47)HTML (0)PDF 945.00 Byte (155)收藏

      摘要:

    • 显微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

      2020, 26(5):554-55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16

      关键词:先天性梨状窝瘘|显微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儿童
      摘要 (124)HTML (0)PDF 1.05 K (19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期(AIS)与炎症静止期(IQS)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并行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的51例CPS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IS 22例,IQS 29例,2组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封闭梨状窝内瘘口,而AIS的患儿同期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留置纱条,术后每日颈部换药。全部患儿术后留置胃管2周,应用抗生素治疗7~10 d。观察其疗效、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3例处于IQS的患儿分别于术后第5、6、7天因颈部脓肿形成行切开排脓手术,换药4 d后痊愈。2例AIS的患儿术后出现一过性声嘶,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26个月,1例IQS患儿术后半年复发,2次全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内瘘口烧灼术,其余50例CPSF内瘘口1次封闭,未发生咽瘘、喉返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无复发,疗效显著。结论推荐显微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微创根治术作为CPSF的首选疗法,对于IQS的CPSF宜实施单纯内瘘口烧灼术,但术前充分告知家属,术后可能因颈部局部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引流、换药,对于AIS的CPSF,不必等待炎症控制以后,直接同期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 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研究

      2019, 25(5):537-54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5018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白细胞介素|复发|关系
      摘要 (56)HTML (0)PDF 1.05 K (270)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手术后,根据鼻息肉有无复发,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未复发组患者20例(A组),复发组患者20例(B组),另将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各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鼻息肉切除术中保留息肉头端组织,对照组患者术中取部分下鼻甲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IL8、IL16、IL17表达。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分析IL8、IL16、IL17水平与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复发患者的相关性。结果术前A、B组血清IL8、IL16、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血清IL8、IL16、IL17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IL8、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组鼻息肉组织中IL8、IL16、IL17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75.0%和80.0%,明显高于A组的45.0%、50.0%和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鼻息肉组织中IL8、IL16、IL17中、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IL16、IL17与伴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的发生呈正相关(r=0.716、0.917、0.903,P均=0.000);与鼻息肉复发呈正相关(r=0.527、0.763、0.842,P=0.014、0.000、0.000)。结论伴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血清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水平和表达明显升高,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高表达与复发呈正相关,提示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局部炎症,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

    • 以耳后肿物为表现的木村病1例

      2019, 25(5):551-55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5021

      摘要 (55)HTML (0)PDF 903.00 Byte (315)收藏

      摘要: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