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4):1-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04001
摘要:尽管国内外变应性鼻炎(AR)诊疗指南均一致认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治疗策略,但是相对于过敏原检测、抗过敏药物治疗、过敏原免疫治疗(AIT)而言,人们对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较少、文献数量也不多。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的中青年专家们集体撰写了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AR防治效果。
2023, 29(1):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001
摘要: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或呈慢性持续状态,因其发病多与免疫失衡相关,免疫调节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制剂、生物制剂、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中药及其制剂等。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疾病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尚不规范,因此,我们特组织该领域有经验的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鼻炎及CRS常用免疫调节剂的免疫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以供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免疫调节剂时参考。
2022, 28(4):1-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40001
摘要:鼻用减充血剂可以快速缓解鼻塞,但长期过量使用可导致药物性鼻炎。目前临床上对鼻用减充血剂的使用和药物性鼻炎的治疗还存在很多误区。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鼻用减充血剂的临床应用暨药物性鼻炎的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系统总结了临床应用鼻用减充血剂治疗鼻塞的注意事项及药物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应用鼻用减充血剂,并正确有效地治疗药物性鼻炎。
2022, 28(1):7-1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01001
摘要: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2021, 27(4):365-37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40001
摘要: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临床应用要旨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规范变应性鼻炎的诊疗,指导医师进行合理的用药,以提高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2021, 27(4):428-43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24
摘要:目的 探究BLU与cyclin D1和cyclin B1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NPC组织及36例慢性鼻咽炎(CN)组织中BLU与cyclin D1、cyclin B1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者的表达与N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NPC组织中,BLU阳性表达率低于CN中的阳性表达率,cyclin D1与cyclin B1阳性表达率高于CN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5)。BLU表达与年龄、T分期有相关性,cyclin D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yclin B1表达与临床分期与T分期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LU与cyclin D1在NPC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78,P=0.011),BLU与cyclin B1在NPC组织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089),cyclin D1与cyclin B1在NPC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r=0.084,P=0.191)。BLU表达阳性组的总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组,cyclin D1表达阳性组总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cyclin B1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法分析结果显示BLU、cyclin D1、T分期、N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LU、cyclin D1及淋巴结转移是NPC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BLU表达下调,而cyclin B1和cyclin D1高表达,可能在NPC发生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其中评估NPC预后的标志物。
2020, 26(5):473-47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01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鼻咽癌(NPC)内镜手术治疗。虽然目前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被认为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内镜手术治疗NPC不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综述了外科手术在复发性NPC以及原发性NPC患者中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治疗NPC新的趋势。方法结果结论
2020, 26(5):502-50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06
摘要:目的了解接受鼻咽癌内镜术后患者与鼻部症状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复诊并配合调查的44例鼻咽癌内镜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鼻咽恶性肿瘤31例,鼻咽癌放射性颅底骨坏死13例,本研究纳入的44例患者中,无放疗史患者12例(27.3%),一程放疗史患者27例(61.4%),二程放疗史患者5例(11.4%)。对随访的所有患者采用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2条(SNOT22)和空鼻综合征6项问卷(ENS6Q)进行鼻部症状及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NOT22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嗅觉减退症状最严重,从测量维度上看,患者睡眠相关症状得分较高。ENS6Q的6项条目中鼻痂症状最明显,总得分大于10.5分的患者9例(20.5%)。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SNOT22得分与放疗史有关(P<0.05),而ENS6Q得分与放疗史无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内镜手术患者尽管鼻腔结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但发生空鼻综合征(ENS)的倾向较小。同时,术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鼻部症状及睡眠问题,其中有放疗史患者的鼻窦相关生活质量较无放疗史患者差。
2019, 25(5):522-52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5015
摘要:目的探讨鼻源性脑脓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分析鼻源性脑脓肿内镜手术的可行性,旨在提高耳鼻咽喉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报道3例鼻源性脑脓肿,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 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行鼻源性脑脓肿内镜手术,2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转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下脑脓肿穿刺置管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后痊愈。 结论鼻源性脑脓肿少见,且症状多不典型。临床除传统治疗方式外,根据患者病情,鼻内镜手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2019, 25(6):573-57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01
摘要:目的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