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8(3):87-9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70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7例经放/化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安德森吞咽障碍量表检查(MDADI)、FEES、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EES吞咽障碍的阳性检测率为70.27%,高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的吞咽障碍阳性检测率48.6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EES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值为0.358)。FEES与量表评估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340)优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与量表评估检的一致性(Kappa值为0.194)。结论 FEES可应用于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2022, 28(4):90-9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107
摘要:目的 遴选出安全、有效、便捷的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方法 选取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37例,应用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进食评估问卷调查量表(EAT-10)、安德森吞咽障碍量表(MDADI)、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SST)和洼田饮水试验(WST)对入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筛选适合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评估的方法。结果 以VFSS为金标准,进食评估EAT-10的灵敏度为83.33%,MDADI灵敏度为72.22%,RSST特异度为84.21%,但这些方法与金标准的Kappa值都小于0.2,其一致性较低。WST特异度为78.95%,Kappa值大于0.2,具有相对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WST与VFSS的一致性相对较好,可以作为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的筛查工具,其他方法也可辅助评估。
2020, 26(2):213-2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26
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部相关症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3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327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鼻塞、流涕、嗅觉改变等鼻部相关症状、全身伴随症状及基础疾病等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327例纳入研究的COVID-19患者中,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分别为33例(10.1%)、62例(19.0%)、146例(44.6%)、86例(26.3%);54例(16.5%)COVID-19患者合并鼻部相关症状,按不同症状发生的总例数统计,其中鼻塞35例(10.7%)、鼻腔干燥29例(8.9%)和嗅觉下降21例(6.4%),鼻痒 17例(5.2%)、喷嚏16例(4.9%)、鼻出血14例(4.3%)和流清涕11例(3.4%)。在各不同病情分型患者间,鼻部症状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例(58.7%)COVID19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存在,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244例(74.6%)痊愈出院。结论COVID-19患者除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之外,鼻塞、嗅觉下降等鼻腔局部症状并不少见。鼻部疾病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师不能忽视COVID-19患者鼻部疾病的处理
2017, 23(1):28-3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701007
摘要:目的探讨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方法取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手术时切除的正常下鼻甲黏膜。以DMEM/F12培养基及KeratinocyteSFM(KSFM)培基先后培养及传代,同时培养鼻咽上皮细胞NP69作参照。于倒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进行上皮细胞鉴定。结果鼻黏膜上皮细胞呈鹅卵石样生长,传代后形态一致性提高,细胞活力达88.1%,纯度达92.97%,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上皮细胞。结论此方法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活力及纯度高,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传代,是获得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1, 17(5):351-354.
摘要:摘要: 目的 总结内镜下经鼻蝶扩大手术入路切除侵犯鞍外的鞍区肿瘤的临床经验,并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侵犯鞍外的鞍区肿瘤13例,在鼻内镜下经鼻腔切除鼻中隔后端,进入蝶窦,再磨去鞍底及周围骨质,进入鞍区及鞍外,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例患者中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4例,脑膜瘤1例;8例肿瘤完全切除(61.5%),4例部分切除(30.7%),1例死亡。术后发生的主要并发症有尿崩症、脑脊液鼻漏、脑膜炎、下丘脑衰竭等。结论 侵犯鞍外的鞍区肿瘤可以经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但具有一定风险,需要谨慎选择。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