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2):131-134.
摘要:目的讨论颅内外沟通性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策略。 方法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颅内外沟通性ONB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65岁;病程7 d至5年,平均12个月。其中手术选择双侧扩大经额底入路5例,联合经鼻内镜3例。全部患者术后行放疗,2例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颅内外沟通性ONB全切除,术后头痛及鼻腔疼痛全部改善,随访7个月至6年,存活4例,失访2例,2例术后4~10个月肿瘤广泛复发导致死亡。结论双侧扩大经额底入路及联合经鼻内镜显微手术有助于颅内外沟通性ONB的全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8, 24(4):322-32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5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肿瘤相关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78例CPA肿瘤相关T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胆脂瘤31例(39.7%),脑膜瘤18例(23.1%),听神经瘤25例(32.1%),三叉神经鞘瘤2例(2.6%),脂肪瘤2例(2.6%)。所有患者均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26例肿瘤切除后同期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结果肿瘤全切64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72例患者术后三叉神经痛痊愈,4例患者三神经痛治疗有效,2例无效,随访6~78个月TN症状无复发。1例部分切除脑膜瘤术后3个月MRI复查显示残余肿瘤较前增大,行伽马刀治疗后病灶缩小。结论多种CPA肿瘤可表现为TN症状,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CPA肿瘤相关TN的首选方案; 对部分CPA肿瘤相关TN患者的三叉神经既有肿瘤压迫也有三叉神经根部血管压迫切除肿瘤后还需行MVD。
2016, 22(2):105-109.
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98年4月~2011年5月38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8例颈静脉孔区肿瘤中神经鞘瘤25例,颈静脉球瘤8例,脑膜瘤5例,38例均行颅底CT、MRI平扫增强检查及显微手术治疗。主要首发症状有耳鸣、听力下降、头痛、行走不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颈静脉球瘤呈典型的“盐椒征”、强化明显,颈静脉孔扩大、边缘极不规则;神经鞘瘤常呈不均匀强化、部分囊性变,颈静脉孔扩大、边缘规则;脑膜瘤“脑膜尾征”典型,颈静脉孔扩大不明显、边缘骨质增生硬化较不规则、偶可见钙化。结论颈静脉孔区不同类型肿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与相邻结构改变,有利于神经外科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2016, 22(4):288-292.
摘要: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切除程度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85年11月~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的127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侵犯海绵窦、粘连颈内动脉、质地对切除程度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肿瘤全切除104例,全切除率为81.9%。随访患者120例,7例患者失访。平均随访81.6个月,随访平均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90.6分,肿瘤全切除98例病例复发10例,复发率10.2%;22例次全切除患者肿瘤进展10例,进展率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侵犯海绵窦、直接粘连颈内动脉及分支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全切除的因素,而与肿瘤质地无关。结论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其第一次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肿瘤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肿瘤侵犯海绵窦、粘连颈内动脉及分支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肿瘤全切除的主要因素。
2016, 22(6):425-429.
摘要:听神经瘤治疗方法包括显微手术、放射治疗、保守观察。随着听神经瘤生长规律研究的进展与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方式的选择争议不断。回顾近年来听神经瘤治疗的文献并结合研究结果,以神经功能保留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作为评价和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认为出现症状的听神经瘤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乙状窦后入路适应于大、中、小各型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率高,死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很好的保留面神经功能和听力,是治疗听神经瘤的较好选择。放射治疗是部分听神经瘤患者可选择的替代治疗方法。听神经瘤的保守观察需审慎。
2011, 17(6):425-428.
听神经瘤|岩静脉|显微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时岩静脉保护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147例,术中先行肿瘤内减压,再逐步分离肿瘤周边结构。岩静脉143例保护良好;4例术中被切断行电凝处理。结果 143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小脑出血性梗塞。4例电凝处理岩静脉,其中1例发生一过性广泛性小脑水肿,随访18个月能生活自理,但仍有走路步态不稳,3例出现小脑出血性梗塞并水肿,其中1例死亡;2例经后颅窝减压后恢复良好,其中1例随访33个月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1例随访12个月尚有走一字路不稳。结论 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应保护好岩静脉,一旦损伤需在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2000, 6(3):129-133,I001.
摘要:目的 介绍经额外侧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切除1例颅咽管瘤,20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经额外侧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的要点:(1)先切除鞍内鞍上的大部分肿瘤;(2)电灼并切断来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硬脑膜等处的肿瘤新生血管,切断一切供瘤及引流血管;(3)分片切除鞍上的瘤壁,电灼鞍内的瘤壁,同时全切残作的肿瘤;(4)保护好垂体柄。结果 1例颅咽瘤壁,予以全切;2例大型、巨大型垂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