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长沙市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流行情况调查

      2021, 27(1):76-7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0141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流行病学生活质量
      摘要 (95)HTML (154)PDF 794.78 K (145)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长沙市10~17岁学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及疾病对生活质量影响情况。方法 自2017年8月—2018年2月对5 556名学生通过问卷、专科体查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长沙市中小学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为5.0%(280/5 556)。慢性鼻-鼻窦炎对学生学习及生活可造成困扰,且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患病学生认为对生活质量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依次为需要擤鼻涕、注意力不集中、沮丧、焦躁、易怒、难以入睡以及流脓鼻涕。结论 长沙市中小学10~17岁学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为5.0%;慢性鼻-鼻窦炎对中小学生可造成学习及生活上的困扰,且会影响生活质量。

    • 急性中耳炎中IL-27通过信号通路PI3K对肺炎链球菌清除的影响

      2021, 27(4):408-41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15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7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
      摘要 (49)HTML (290)PDF 1.39 M (227)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对急性中耳炎(AOM)中肺炎链球菌的清除作用以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肺炎链球菌感染建立急性中耳炎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前12 h耳后注射200 μL的浓度为5 μg/mL的IL-27;对照组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前12 h耳后注射200 μL的浓度为5 μg/mL的PI3K特异性抑制剂2-(4-吗啉基)-8-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2-(4-morpholinyl)-8-phenyl-4H-1-benzopyran-4-on,LY294002],正常组、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小鼠每只耳鼓膜前下方注射5 μL肺炎链球菌,正常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感染注射5 d后,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检测中耳灌洗液(MELF)中炎性细胞和细菌数量,ELISA测定ME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HE)检测各组小鼠中耳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中耳组织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ABR阈值、炎性细胞以及细菌数、TNF-α、IL-6以及p-PI3K、p-AKT的表达明显升高;中耳组织AOM损伤病理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ABR阈值、炎性细胞以及细菌数、TNF-α、IL-6以及p-PI3K、p-AKT的表达明显降低,中耳组织AOM损伤病理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急性中耳炎中,IL-27能通过抑制PI3K信号的磷酸化来调节中性粒细胞对病菌的清除。

    • 301例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2013, 19(4):322-324.

      关键词:食管异物|诊断|治疗|并发症
      摘要 (1213)HTML (0)PDF 787.00 Byte (739)收藏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301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率。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经X线食管吞钡棉等检查确诊的食管异物患者301例,其中288例患者有明确的异物史,患者均表现为吞咽困难和疼痛;术前均行X线食管吞钡棉明确异物部位,并根据异物所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281例患者通过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10例患者通过电子胃镜取出异物,4例合并下咽后壁脓肿患者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6例患者入院后自行呕出或进入胃内,1例患者术后失血过多而死亡。结论对于食管异物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应根据异物的性质及所处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

      2012, 18(6):448-450.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原发性|微血管减压术|鼻内镜
      摘要 (1312)HTML (0)PDF 486.00 Byte (1023)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确认责任血管,推移并垫入Tfelon棉絮。结果 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100%,常见责任血管小脑前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及岩静脉。结论 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完整保留神经功能。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