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成分研究进展

      2024, 30(1):26-3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43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
      摘要 (204)HTML (224)PDF 855.52 K (565)收藏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SOM)是指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不伴有急性炎性表现的中耳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其病因与生理机制复杂,以耳闷、耳鸣、耳痛等耳部症状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而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目前,SO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SOM中耳积液的成分分析是研究SOM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常见方法,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SOM中耳积液的成分研究进展进行比较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鼻窦术后不同体位局部给药对额窦内药物滞留量影响的分析

      2018, 24(2):134-136.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额窦|额隐窝|头位
      摘要 (116)HTML (0)PDF 846.00 Byte (353)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尸头标本鼻窦解剖及鼻内给药体位试验,分析额窦开放术后的最佳给药体位。方法新鲜尸头标本4个,均开放上颌窦、筛窦、蝶窦和额窦,使用荧光素钠溶液模拟糖皮质激素混悬液,分别在头正中位(upright)、头后伸位(mygind)和头低前倾位(praying to mecca)3个头位的情况下灌注荧光素钠溶液1 ml,观察3种给药体位下额隐窝及额窦内荧光素钠溶液聚集情况,分别评估3种体位荧光素钠溶液在额窦和额隐窝的浓度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头正中位灌注荧光素钠溶液时溶液几乎完全无法到达额隐窝及额窦区域,头后伸位和头低前倾位两种体位下,荧光素钠溶液在额隐窝区域的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额窦区域,头低前倾位时溶液的聚集量更大。结论头后伸位和头低前倾位是额窦开放术后鼻腔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合适给药体位,头低前倾位效果更佳。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