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8(6):111-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47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尤文肉瘤(ES)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筛窦E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患者为原发性筛窦ES,术前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患者接受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随访8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儿童筛窦ES极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特征与鼻腔其他小圆细胞肿瘤相似,建议采用免疫标记物CD99+NKX2.2的方法诊断。鼻窦ES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预后较好。
2021, 27(5):540-54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56
摘要:目的 通过报道1例遗传性血管神经性喉水肿(HALE)患者的发病和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对HALE这一罕见病的认识。方法 患者,女,71岁,因咽痛、呼吸困难伴颈部肿胀半天、以喉水肿收住院。患者反复发作喉水肿、颜面水肿、四肢水肿50余年,外院一直不能明确诊断。结果 入院后积极给予对症应急处理,患者口唇颜面及颈部肿胀较前明显减轻,完善补体C4和补体C1酯酶抑制剂检查考虑为HALE,患者后赴北京查补体C1抑制物0.05 g/L,确诊为HALE,现采用达那唑治疗中,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结论 HALE是一种罕见且有致命威胁的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认知度,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021, 27(6):706-71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001
摘要: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其中甲状腺全切/次全切术101例,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者82例;腺叶加峡叶切除术80例,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者65例;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均于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β-catenin、VDR表达,对比其阳性表达率;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癌组织β-catenin、VDR阳性表达率;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癌组织β-catenin、VD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8%、35.68%,切缘正常组织分别为62.70%、67.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10.5年,平均(4.52±1.01)年,复发率为10.81%,复发患者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VDR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III期、腺叶加峡叶切除术、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癌组织VDR蛋白阴性表达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治疗均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切缘正常组织高,VDR蛋白阳性表达率则较低,且复发患者更甚,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VDR蛋白阴性表达与III期、腺叶加峡叶切除术均是其危险因素,且术中实施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2020, 26(4):468-47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4025
摘要:目的慢性鼻窦炎即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鼻塞、流涕、头疼及嗅觉减退等,其发病率高,常合并下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已经成为规律保守治疗12周后效果不佳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合并鼻中隔偏曲或鼻甲病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时是否处理及如何处理仍有不同意见。本文就上述问题及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2020, 26(5):522-52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10
摘要:目的探讨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空气质量指数(AQI)与鼻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急诊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本地区AQI及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即细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浓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鼻出血患者就诊数量及其与各环境空气污染物指标的关系。根据AQI数值将全部数据分为3个等级(AQI≤100,100200),比较各等级鼻出血发病情况。结果张家口市鼻出血就诊数量与PM2.5、CO、 N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鼻出血发生率均随着AQI数值增加而明显增加,与AQI≤100分级相比,张家口市100200分级时鼻出血发病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随着PM2.5、NO2、CO浓度及AQI数值的增加,张家口市急诊鼻出血数量明显增加。 ()Abstract:
2017, 23(1):78-80.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喉淀粉样变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例原发性喉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男2例,女12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7±10)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3.7±4.3)年。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肿物切除术。结果1例因双室带前1/3肉芽组织生成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术后第9天行全麻支撑喉镜下肉芽组织清除术。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至1年,声嘶症状均明显改善,均未见肿物复发。结论原发性喉淀粉样变病因不明,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推荐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切除;病理组织检查刚果红染色阳性、偏振光呈苹果绿双折射是诊断该病最特异的依据。
2016, 22(5):397-3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发病率与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除自身因素以外,环境因素特别是空气质量以及大气中PM2.5浓度对鼻出血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就诊鼻出血患者数量,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和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PM2.5浓度,统计鼻出血数量与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按空气质量指数将全部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各组之间鼻出血发病率之间的差异。结果鼻出血的发病率与PM2.5之间呈正相关(r=0.261);当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时,鼻出血的发病率比空气质量为优良时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2.5浓度的增加可能是鼻出血发病的一个健康风险因素。
2014, 20(2):171-173.DOI: 1007-1520.201402024
摘要:目的结合文献探讨海绵窦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1例因鼻窦炎引起的海绵窦综合征患者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并进行抗炎、激素对症治疗10~20 d。结果经积极治疗,患者头疼、皮肤异常、眼部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个半月时,复视症状复发,继续给予激素治疗6周治愈,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多种病因可引起海绵窦综合征,明确诊断后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因鼻窦炎引起的海绵窦综合征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辅以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