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4):75-8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205
摘要:目的 总结耳鼻咽喉科患者术后急性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术后1个月内发生PE的耳鼻咽喉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E在耳鼻咽喉科术后1个月内发病率为0.05%(12/25 368),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33.3%(4/12)、心悸16.7%(2/12)、晕厥16.7%(1/12)、无症状者41.7%(5/12)。7例出现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下降,11例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存在肺动脉或其分支的充盈缺损。2例高危及2例低危患者转重症监护治疗。11例患者抗凝治疗后有效,1例抢救无效死亡。抗凝治疗过程中3例因活动性出血停止抗凝。结论 PE的临床症状不典型,需重视术后出现的呼吸困难、心悸、晕厥、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早期识别、准确判断严重程度及早期规范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患者预后较差,需转重症监护治疗并尽早启动抗凝或溶栓治疗。
2022, 28(5):69-7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37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颈静脉球瘤临床特点,总结手术疗效,提高该病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随访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男2例,女8例。表现为单侧搏动性耳鸣6例,听力下降8例,耳痛及眩晕3例,耳流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4例,因体检发现耳道肿物就诊1例。6例因肿物突入外耳道,鼓膜不能窥及,4例可透过鼓膜看见鼓室内红色搏动,鼓膜稍向外膨隆。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4例,混合性聋5例,感音神经性聋1例。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及MRI检查,鼓室球瘤可见鼓室、外耳道内充填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颈静脉球体瘤可见颈静脉孔区软组织密度影,周围呈“蚕蚀样”骨质破坏,肿物突向鼓室及外耳道,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3例颈静脉球体瘤行DSA检查可见颈静脉孔区浓密肿瘤染色,2例由咽升动脉供血,1例由咽升动脉和枕动脉供血。6例鼓室球瘤患者均行耳道乳突径路鼓室球瘤切除术,3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颞下窝A型径路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1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0个月至5.5年,均无复发,未出现影响生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颈静脉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单侧搏动性耳鸣和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最为多见,结合仔细的专科查体和完善的影响学检查不难诊断。鼓室球瘤患者通过中耳显微手术能达到良好疗效,颈静脉球体瘤患者因解剖位置特殊,对术者及围手术期的规范化处理要求较高,并且要求诊疗团队具有侧颅底外科手术的知识及经验,否则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2022, 28(6):106-11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169
摘要:目的 收集初诊为成人侧颈区良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良恶性的鉴别要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成年患者,初步诊断为鳃裂囊肿或囊性水瘤。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共37例初诊为颈部良性囊肿的患者中,最终总恶性率为13.5%(5/37),其中口咽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颈部肿块存在分隔或囊壁局限性增厚是成人侧颈区孤立囊性肿块最终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P<0.05)。结论 成人孤立侧颈区囊性肿块需要警惕为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对于成人侧颈区孤立囊性肿块,尤其当颈部肿块存在分隔或囊壁局限性增厚时,需要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排除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
2021, 27(6):691-69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0288
摘要:目的 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OPSC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38例OPSCC患者临床资料,男31例,女7例;其中扁桃体癌24例、舌根癌14例;HPV阳性患者13例,阴性患者25例;I、II期患者10例,III、IV期患者28例。38例患者中行同步放化疗4例,单纯根治性放疗2例,手术加术后放疗或放化疗27例,诱导化疗+术前放疗+手术或术后补充放疗5例。采用χ2检验分析HPV感染的临床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法计算生存率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生活质量分析。结果 在OPSCC患者中,非吸烟、饮酒患者HPV阳性率更高(P=0.014,P=0.049),HPV相关OPSC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32)。HPV阳性以及肿瘤分期I、II患者总生存率更高(P=0.003,P=0.006),且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种治疗方案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步放化疗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更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HPV相关OPSCC患者中多为非吸烟、饮酒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但预后相对较好。可考虑降级治疗以保护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2018, 24(4):356-36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40012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9例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8-63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根据de Serres分期Ⅰ期5例,Ⅱ期及Ⅲ期各2例;水瘤位于咽旁间隙7例,颈后三角1例,舌骨前下方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颈外径路完整切除,随访5~38个月未见复发。2例出现Horner征,自行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手术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方式,完整剥离并切除囊壁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2017, 23(3):217-221.
摘要:目的探讨喉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的I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喉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共6例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根据喉气管狭窄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行喉气管狭窄切除,分别采用气管-甲状软骨、气管-环状软骨或气管-气管端端吻合术,并I期行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转移加强修补食道瘘孔。结果所有患者气管食管瘘均I期愈合。5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功能恢复良好,仅1例患者未能拔除气管套管。结论对于喉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的患者,可以行I期气管食管瘘修复并喉气管狭窄切除,根据狭窄部位的不同,采用气管-甲状软骨、气管-环状软骨吻合术或气管-气管端端吻合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