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4):34-3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71
摘要:目的 对12例鼻腔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REAH)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2018年1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12例鼻腔REA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3.16岁。对其好发部位、主要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4年以上,11例未再复发,1例复发。病理改变以被间质组织分隔的广泛增生的圆形或椭圆形腺体结构为主。结论 鼻腔REAH好发部位为嗅裂区,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手术彻底切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4, 30(2):60-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068
摘要:儿童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炎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鼻窦炎具有独特性,儿童鼻窦在出生后继续发育,并在不同年龄和阶段完成成熟和气化,这使得儿童鼻窦炎的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有关。儿童慢性鼻窦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时症状不明显,故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儿童发生鼻窦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可能会引起眼眶及颅内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失明、复视等严重后果。如果疾病得到及早发现和诊治,一般预后良好。儿童鼻窦炎并发症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外,常结合影像学的检查加以明确,主要是CT和MRI检查;CT能提供较高的骨骼分辨率,是确诊眼眶并发症时的首选技术;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于精细部位成像效果好。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儿童鼻窦炎,特别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重点对常见类型儿童鼻窦炎及其并发症的CT和MRI等影像学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
2021, 27(2):243-24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28
摘要:内镜下行蝶腭动脉结扎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鼻后端出血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蝶腭动脉结扎术的产生及发展、解剖学基础、手术操作过程、适应证、有效性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深入理解蝶腭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实践的意义。蝶腭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其理论支持充分,解剖标志相对固定,临床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2021, 27(4):480-48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321
摘要:鼻出血是最常见的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快速、准确地定位鼻出血部位,对于耳鼻咽喉科医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挑战性。熟悉鼻腔动脉血管的分布特点,掌握原发性鼻出血的常见部位,有利于鼻出血的治疗,这对于鼻专科医生至关重要。本文对鼻出血的分类、鼻腔血供、原发性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其责任血管、原发性鼻出血的治疗等进行综述。深入学习鼻腔血供,明确常见出血部位及供给血管对于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从而有效治疗原发性鼻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