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9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封面

      2023, 29(6).

      摘要 (48) HTML (0) PDF 5.65 M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录

      2023, 29(6).

      摘要 (43) HTML (0) PDF 360.39 K (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专家论坛
    • 鼻咽癌治疗研究进展

      2023, 29(6):1-10.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278

      摘要 (165) HTML (843) PDF 521.13 K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一直是鼻咽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对鼻咽癌患者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和生物治疗4种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诱导化学治疗加适形调强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晚期鼻咽癌治疗推荐的标准方法,手术治疗可使部分残留和复发患者获益,生物治疗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在鼻咽癌诊疗指南的指导下实施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鼻咽癌专栏
    • 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临沂地区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3, 29(6):11-15.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279

      摘要 (234) HTML (335) PDF 902.87 K (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EB病毒相关血清学标志物Rta蛋白IgG抗体(Rta/IgG)、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联合检测在临沂地区鼻咽癌(NP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体检的体检组15 873例、有鼻咽部相关临床症状的筛查组1 800例、经病理科确诊为NPC的确诊组48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其血清中Rta/IgG、VCA/IgA、EA/IgA的抗体水平,将检测结果绘制成ROC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NPC的诊断价值。结果 Rta/IgG、VCA/IgA、EA/IgA在确诊组阳性率分别为72.90%(35/48)、85.41%(41/48)、85.41%(41/48),在筛查组阳性率分别为17.17%(309/1 800)、27.06%(487/1 800)、17.72%(319/1 800),在体检组阳性率分别为10.34%(1 642/15 873)、19.30%(3 070/15 873)、9.96%(1 581/15 873)。确诊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筛查组(χ2分别为95.918、78.029、136.589)及体检组(χ2分别为198.823、132.894、297.7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ta/IgG、VCA/IgA、EA/IgA的灵敏度分别为72.90%、85.41%、85.41%,特异度分别为89.0%、79.9%、89.2%。3项抗体联合检测时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3%(46/48)和99.12%(17 518/17 673);且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均高于3项抗体单独检测值(0.846、0.901、0.916)。结论 Rta/IgG、VCA/IgA、EA/Ig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更大范围的反应EB病毒潜伏期及溶解期的抗原表达,具有很好的互补作用,明显提高了NPC的检出率。

    • 颅底骨坏死对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研究

      2023, 29(6):16-21.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301

      摘要 (51) HTML (356) PDF 825.42 K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发生放射性颅底骨坏死(sbORN)的鼻咽癌(NPC)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 2001 年 1 月 1 日—2023年 7月31日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生sbORN的NPC患者临床数据,根据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使用t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差异;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不同预后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1例发生sbORN的NPC患者,男23例,女8例。16例死亡患者中大出血 6例(37.5%)、脓毒血症7例(43.75%)、多器官衰竭 2例(12.5%)、脑干脑梗1例(6.25%)。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1年生存率为70.96%(22/31),2年生存率为54.83%(17/31)。降钙素原水平在sbORN发生方面达到显著水平(χ2=4.229,P=0.040),降钙素原与sbORN的发生有关。在病变范围方面,病变涉及颅内的患者发生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病变不涉及颅内的患者(χ2=7.515,P=0.006)。将患者分为死亡及存活组后发现,较低的体质指数(BMI)、较低的血红蛋白、较高的前白蛋白水平可能与患者预后差相关(P均<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坏死侵犯颅内(HR=0.206,95%CI:0.066~0.637,P=0.006)、 降钙素原升高(HR=3.311,95%CI:1.120~9.791,P=0.03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bORN对于NPC生存率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合并sbORN的NP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及鼻咽部增强磁共振明确坏死是否侵犯颅内,提前干预,预防感染、改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 调强放射治疗未分化型鼻咽癌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sE-cad与PDGF水平变化探讨

      2023, 29(6):22-27.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79

      摘要 (180) HTML (215) PDF 807.20 K (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未分化型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未分化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观察组采用IMRT治疗。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7周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sE-cad、PDGF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周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sE-cad、PD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3DCRT相比,采用IMRT治疗未分化型NPC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及血清sE-cad、PDGF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对正常组织影响更小,安全性高。

    • 原发性喉癌合并鼻咽癌1例

      2023, 29(6):28-30.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354

      摘要 (51) HTML (88) PDF 1.02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铜死亡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3, 29(6):31-35.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41

      摘要 (110) HTML (83) PDF 792.22 K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多发恶性肿瘤,约四分之三的患者诊断时已为局部晚期。放疗和全身化疗是目前NPC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患者预后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改善NPC患者的预后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铜死亡,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肿瘤治疗中的耐药性,对肿瘤的防治具有巨大的潜能。因此,本文将展开阐述铜死亡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在NPC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为NP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论著
    • 右心声学造影检测突发性耳聋患者右向左分流的临床价值

      2023, 29(6):36-40.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66

      摘要 (150) HTML (72) PDF 1.03 M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右心声学造影(cTTE)探讨突发性耳聋与右向左分流(RLS)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突聋组,另纳入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与突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比较突聋组与对照组间RLS的阳性率、分流量和分流类型有无差别。应用cTTE将突聋组分为RL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在性别、伴发症状、合并症、耳聋分型及疗效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突聋组与对照组在RLS阳性率、大量分流率及分流类型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突聋组中RLS阳性患者比RLS阴性患者年轻(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与RLS有关,cTTE检查结合Valsalva 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RLS的检出率。

    • 中青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 29(6):41-44.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70

      摘要 (193) HTML (152) PDF 788.01 K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中青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的14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划分,将18~55岁患者作为实验组(n=74),将56~80岁患者作为对照组(n=73),回顾性分析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耳闷、眩晕等临床症状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分级、分型及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听力损失较轻,低频下降型相对较多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突发性耳聋患病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少、听力损伤较轻、低频下降型相对多见等临床特征,通过临床积极救治,往往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 婴幼儿挠耳的病因调查及分析

      2023, 29(6):45-49.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13

      摘要 (168) HTML (75) PDF 792.04 K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因有挠耳习惯而就诊或被转诊到耳鼻咽喉科的婴幼儿的病因并对常见诊断作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主诉为“挠耳现象”而就诊的86例婴幼儿,对所有的婴幼儿进行家庭访谈,询问并记录所有婴幼儿挠耳的频率、发生时间、季节以及既往有无已知的皮肤病和食物过敏史。进行耳科检查,对耳科检查异常的患儿作出诊断分类,而对耳科检查结果正常的婴幼儿请儿童发育专家衡量其发育情况,拟找出除了一些家长可发现的耳部疾病之外所隐藏的婴幼儿挠耳的病因,发现其中对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根据“挠耳现象”出现的时间和频率,分为3类:日间数次、整日连续不断、仅睡眠时;并划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以此来研究婴幼儿挠耳行为发生的时间及频率、季节分布与常见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 37.2%的婴幼儿耳部检查正常,发育量表评估也并未发现存在发育迟缓的病例。耳部异常的诊断按例数多少依次为耵聍栓塞(33.7%)、分泌性中耳炎(OME)(23.3%)、外耳道湿疹(4.7%)、红耳综合征(1.2%)。耵聍栓塞患儿挠耳更多出现在夏季,OME患儿挠耳更多出现在冬季。日间数次挠耳婴幼儿中诊断耵聍栓塞较多而正常较少;整日连续不断挠耳患儿中诊断OME较多而正常较少;仅睡眠时挠耳的患儿,耳部检查多为正常。结论 存在挠耳行为的婴幼儿中多数耳部检查结果正常,且“挠耳现象”与婴幼儿发育情况之间无明确相关性,在病因学上可能存在其他一些不同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耳部异常的因素中,除了耵聍栓塞外,OME诊断率较高,考虑到OME对婴幼儿的负面影响,重视“挠耳现象”,从中诊断出OME变得极其重要。

    • 变应性鼻炎患者TNF-α、Tim-1及TLR4变化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3, 29(6):50-53.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02

      摘要 (37) HTML (81) PDF 824.11 K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Toll样受体4(TLR4)变化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接受的77例AR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TNF-α、Tim-1、TLR4水平检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患者血清TNF-α、Tim-1、TLR4水平与病情程度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的危险因素。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轻度与中度患者,重度患者血清TNF-α、Tim-1、TLR4水平及AR评分量表(SFAR)评分较高(P<0.05)。血清TNF-α、Tim-1、TLR4水平与SFAR评分呈正相关(P<0.05)。TNF-α、Tim-1、TLR4是影响AR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发展,AR患者机体内血清TNF-α、Tim-1、TLR4水平升高,血清TNF-α、Tim-1、TLR4变化与SFAR评分呈正相关性,同时TNF-α、Tim-1、TLR4水平是影响AR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对AR病情程度作出评定。

    •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意义及其对气道高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3, 29(6):54-59.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41

      摘要 (39) HTML (78) PDF 947.82 K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意义及其对气道高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定海安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50例AR患者,同期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4(IL-4)],对比AR患者中轻度、中重度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根据气道反应是否正常将AR患者分为两组,27例气道反应正常的患者设为气道反应正常组,23例气道高反应的患者设为气道反应异常组,比较两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对气道高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 AR患者血清IFN-γ均低于对照组(P<0.05),AR患者血清TNF-α、IL-4、IL-5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AR患者血清IFN-γ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P<0.05),中重度AR患者血清TNF-α、IL-4、IL-5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5)。气道反应异常组血清IFN-γ低于气道反应正常组(P<0.05),气道反应异常组血清TNF-α、IL-4、IL-5均高于气道反应正常组(P<0.05)。血清IFN-γ、TNF-α、IL-4、IL-5联合检测预测气道高反应的AUC是0.792,(95%CI:0.713-0.94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93.58%、91.02%,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AR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呈异常表达,且血清Th1、Th2细胞因子与气道高反应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提高对气道高反应的预测价值。

    • 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时间对嗓音功能的影响

      2023, 29(6):60-64.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04

      摘要 (47) HTML (72) PDF 794.70 K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时间对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部中拟行单侧声带小息肉手术的患者120例,术前予以嗓音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发声方法训练,并完善相关嗓音声学分析,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粗糙声/气息声/嘶哑声(RBH)、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等,所有患者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40例。3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行绝对声休,其中A组术后声休3 d,B组术后声休7 d,C组术后声休2周;各组患者声休结束后予以8周的嗓音训练。术后3、6个月复查时对各组患者行嗓音声学分析,分析各组间嗓音声学参数的差异性,并与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①术后3、6个月,各分组嗓音训练后Jitter、Shimmer、VHI、RBH均明显下降,MPT、DSI明显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Jitter、Shimmer、MPT、RBH、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RBH、MPT、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6个月,A组和B组的Jitter、Shimmer、MPT、RBH、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Shimmer、RBH、MPT、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DSI、V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声休结合嗓音训练均可改善患者的嗓音质量;②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3 d,这样更有利于声带创面的愈合和发声功能的恢复。

    • 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新生儿咽喉部肿物的手术治疗

      2023, 29(6):65-68.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93

      摘要 (193) HTML (77) PDF 967.36 K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咽喉部肿物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方法 通过回顾2020—2022年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3例新生儿咽喉部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3例新生儿咽喉部肿物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3例患者中,咽喉部囊肿1例,咽部毛息肉1例,咽部畸胎瘤1例。结果 3例患儿均表现为呼吸或吸吮困难,均在鼻内镜辅助下顺利进行支撑喉镜咽喉部肿物切除手术。随访10个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的运用可以帮助明确肿物基底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在鼻内镜辅助的支撑喉镜下行咽喉部肿物切除,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充分止血,并发症少,应用于新生儿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 OSAHS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状态下咽喉部评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2023, 29(6):69-74.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07

      摘要 (34) HTML (67) PDF 1.08 M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ISE)检查状态下腭咽、口咽、舌根和会厌(VOTE)评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95例OSAHS患者,均行DISE检查,由两名经验相近的医师进行VOTE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两名医师评估OSAHS患者总VOTE评分的一致性。并比较不同临床参数患者VOTE评分,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VOTE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95例OSAHS患者4个阻塞平面总VOTE评分为(4.07±0.81)分,其中腭咽平面评分(1.49±0.13)分,以环形阻塞为主;口咽平面评分(1.38±0.15)分,均为左右阻塞;舌根平面评分(1.05±0.10)分,均为前后阻塞;会厌平面评分(0.15±0.02)分,均为左右阻塞;两名医师评估OSAHS患者腭咽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12(95%CI为0.846~0.972),评估口咽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6(95%CI为0.871~0.984),评估舌根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75(95%CI为0.891~0.990),评估会厌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89(95%CI为0.912~0.998,P<0.05);不同体质指数(BMI)、麻醉诱导方法、Fridman分型、OSAHS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OSAHS患者总VOT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麻醉诱导方法、Fridman分型、OSAHS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均为OSAHS患者总VOTE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OSAHS患者DISE检查状态下VOTE评分体系中,腭咽平面、口咽平面及舌根平面评分较高,总VOTE评分的影响因素包括BMI、麻醉诱导方法、Fridman分型、OSAHS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

    • 显微镜下去血管化技术切除颈动脉体瘤20例临床分析

      2023, 29(6):75-79,85.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033

      摘要 (25) HTML (174) PDF 1.23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2016年8月—2022年5月收治的20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CB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超、颈部CT、MRI、DSA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74%、95%、90%和100%。其中,DS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去血管化技术切除CBT,其中19例患者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例患者未完整切除肿瘤,根据术中情况及最后病理结果建议患者辅助放疗,随访2年,患者一般情况可,继续密切随访。结论 B型超声检查可作为CBT的初步筛查方法。颈部CT、MRI和DSA 都是CBT的有效检查方法,显微镜下去血管化技术是手术切除CBT的有效安全切除方法。

    • 男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行颏下联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分析

      2023, 29(6):80-85.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200

      摘要 (69) HTML (78) PDF 1.01 M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男性患者选择颏下联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H-TOETSA) 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4月诊治的55例男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选择了H-TOETSA手术方式,同期25例患者选择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甲状腺手术。比较H-TOETSA术式和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术部位感染以及颏部麻木感)的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时评估患者美容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选用H-TOETSA术式组的患者与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比较,手术用时较长(153.233±40.826 vs 122.960±37.821),术后住院天数较短(2.733±0.907 vs 3.480±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颏部麻木感未明显增加、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选用H-TOETSA术式组患者的主观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8.733±0.450 vs 7.680±0.476,P=0.000)。结论 合适的男性甲状腺肿瘤患者选择H-TOETSA手术的安全性不劣于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有美容需求的患者。

    • 腔镜下耳后发际线径路面神经顺行解剖后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2023, 29(6):86-88.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58

      摘要 (170) HTML (74) PDF 1.00 M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耳后发际线径路面神经顺行解剖后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2年9月诊治的3例腮腺肿瘤位于浅叶并且直径小于3cm患者,采用发际线径路,在全腔镜下顺行解剖面神经后,行腮腺肿瘤和部分浅叶切除治疗。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术后出血、涎瘘及面瘫,收到良好的美容效果。结论 腔镜下耳后发际线径路面神经顺行解剖后腮腺良性肿物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有良好美容效果的手术方式。

    • >临床报道
    • 奥美拉唑预防治疗喉部分切除术后喉腔肉芽的疗效分析

      2023, 29(6):89-92.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95

      摘要 (58) HTML (107) PDF 857.76 K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喉部分切除术后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预防喉腔肉芽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7例,出院后常规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实验组27例,出院后除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外再加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每日口服1次,每次20 mg,连用1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喉腔肉芽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电子喉镜显示经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预防治疗后喉腔肉芽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腔肉芽是喉部分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能是喉部分切除术后预防喉腔肉芽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案。

    • >病案报道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

      2023, 29(6):93-94.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38

      摘要 (45) HTML (95) PDF 900.75 K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鼻咽多形性腺瘤1例

      2023, 29(6):95-96.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55

      摘要 (43) HTML (81) PDF 1.09 M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喉副神经节瘤1例

      2023, 29(6):97-101.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97

      摘要 (48) HTML (75) PDF 1.01 M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人工耳蜗植入术残余听力保留现状和研究进展

      2023, 29(6):102-106.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86

      摘要 (119) HTML (83) PDF 791.58 K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手术方法和电极设计等技术的创新,人工耳蜗手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使患者残余听力得到一定的保留。所有手术方法的共同目标即是:保护耳蜗内结构,保留残余听力,以提高听觉言语能力。人工耳蜗术后残余听力的丧失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近年来,为获得更好的残余听力保留,人们在电极设计与选择、新型电极涂层、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机器人辅助、图像和电生理引导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对于残余听力的保护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将对人工耳蜗术后残余听力保护相关因素的进展作一综述。

    • 特发性嗅觉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3, 29(6):107-111.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49

      摘要 (28) HTML (81) PDF 787.47 K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特发性嗅觉障碍(IOD)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嗅觉疾病,以嗅觉下降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嗅觉是人的基本感知觉之一,在识别气味、预警危险及影响情绪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嗅觉功能一旦受损,对人的饮食、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严重影响,嗅觉疾病逐渐被各国学者关注。IO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嗅觉疾病,尽管目前在IOD的诊断及发病机制上有所研究,但其临床诊疗工作仍十分具有挑战性。目前国内关于IOD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IOD的文献报道,对其发病情况、可能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IOD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2023, 29(6):112-118.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45

      摘要 (27) HTML (77) PDF 827.59 K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变应性鼻炎(AR)是机体经变应原诱发产生的常见良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除了与过敏相关的鼻部和眼部症状外,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AR的治疗方法是以远离变应原及药物控制为主,且在疗效上有其局限性和弊端。干细胞疗法的应用在各疾病的治疗中正在得到极大地发展。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独特的免疫调节及抗炎等作用以及获取方便等优势,在AR的治疗上具有相当的潜力。本文就脂肪来源MSCs治疗AR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总目录
    • 2023年度《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第29卷)总目录

      2023, 29(6):119-130.

      摘要 (37) HTML (0) PDF 453.21 K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