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蒋卫红 , 谢志海 , 张俊毅 , 范若皓 , 赵素萍 , 肖健云
2014, 20(1):1-5. DOI: 1007-1520(2014)01-0001-05
摘要: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修复颅底硬脑膜缺损的方法,总结其疗效,并探讨其应用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鼻内镜下修复颅底肿瘤手术后硬脑膜缺损病例16例,其中嗅神经母细胞瘤5瘤,颅咽管瘤2例,垂体瘤5例,脑膜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依据颅底缺损范围的大小,设计鼻中隔取材组织瓣的切取范围,将一侧的部分黏软骨膜及软骨作为整体一并切下,对组织瓣进行修整并环形缝合防黏骨膜撕脱,利用软骨自身的弹性将软骨完全嵌入缺损骨壁的内层,而将黏软骨膜平铺于缺损骨质的外壁,从而形成一种夹层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5例嗅母细胞瘤和1例生殖细胞瘤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其余病例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及颅内感染。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采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修复颅底肿瘤术后硬脑膜缺损是一种可靠的颅底重建方法。
2014, 20(1):6-10.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4
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成年人健康鼻骨相关生物力学模型,对鼻骨结构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应力、应变等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揭示鼻骨的静力学应力分布特点。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影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图像处理获得鼻骨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鼻骨受力的生物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通过对6例鼻骨受力的情况的有限元分析,发现当外力作用于鼻骨下端时,作用力与矢状面所成角度越大则最大应变越大,同时最大主应力逐渐增大;当角度接近60°时,随着角度的增加,最大主应力反而减小。结论当作用力与矢状面的夹角接近60°时,弹性模量较大的鼻骨容易发生骨折;当在角度接近90°时,弹性模量较小的鼻骨才能发生骨折。应用医学图像重建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定量分析成人鼻骨结构的力学性质,为骨折患者矫形提供帮助。
2014, 20(1):11-16. DOI: 10.11798/j.issn.100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诱发鼻咽颅底肉瘤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诱发鼻咽颅底肉瘤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鼻内镜下鼻咽颅底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相关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术后影像学检查示肿瘤残留,1例海绵窦区肿瘤残留者,术后3个月脑侵犯死亡;另外1例存活16个月后死于肿瘤复发压迫脑干呼吸衰竭。3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其中1例拒绝放化疗,先后4次内镜手术,9个月后死于全身重要器官衰竭;1例术后行放化疗,20个月后死于颅内侵犯;另外1例行根治量放疗,存活20个月,最后因严重放射性脑病致无法进食,呼吸困难,全身重要器官衰竭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诱发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如具备手术指征,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有可能改善预后。
2014, 20(1):17-2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70例,其中不伴有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46例,伴鼻息肉者12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鼻内镜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总体病情完全控制率达87.78%(237/270);不伴鼻息肉组病情完全控制率达92.47%(135/146)明显高于伴鼻息肉组82.26%(102/124)(χ2=6.512,P=0.011),不伴鼻息肉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伴鼻息肉组(χ2=7.539,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类型、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是否复发、术后随访依从性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除与是否伴有鼻息肉有关外,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O21;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4, 20(1):21-24.
摘要:摘要:目的持续静脉给予大鼠肾上腺素模拟应激导致的内耳缺血状态,观察给药前后大鼠听力及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3个组(对照组、8 μg kg1·min1肾上腺素组、12 μg kg1·min1肾上腺素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后两组尾静脉持续给予肾上腺素3 h。各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结束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听力。第2天复查听阈后处死,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GC)水平。结果与给药前比较,两肾上腺素组给药结束时ABR波Ⅰ、波Ⅲ听阈明显升高。两肾上腺素组给药结束时40 dB声强下波Ⅲ幅值较基础值明显下降。给药次日两肾上腺素组大鼠听阈以及幅值基本恢复,8 μg kg1·min1组血清CRF、ACTH和G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结论静脉持续给予大鼠肾上腺素可以导致大鼠可逆性的听力损失,引起血清CRF、ACTH和GC含量升高。
2014, 20(1):25-2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经PSG监测确诊为OSAHS并行HUPPP术,且术后6个月有明确随访记录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其中治愈9例(25%),显效13例(36.11%),有效11例(30.56%),无效3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HUPPP术治疗腭咽平面阻塞的OSAHS,手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014, 20(1):28-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炎下鼻甲黏膜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特征性改变。方法收集38例慢性鼻炎病例标本,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26例,其中6例行下鼻甲手术。每例患者分别切取下鼻甲黏膜2块依次送病理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病理及超微结构显示下鼻甲黏膜上皮不同程度脱落、间质炎细胞浸润、纤毛结构不同程度缺损等共同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炎间质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伴急性炎症者可见中性粒细胞;慢性肥厚性鼻炎间质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黏膜上皮脱落化生,间质纤维增生;下鼻甲黏膜下手术患者纤毛结构保护较好。结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有不同特征性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所见,下鼻甲黏膜下手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理想手术方式。
2014, 20(1):33-35. DOI: 1007-1520.201401008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且符合入选条件的13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给予集体教育及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仅告知药物用完后复查,观察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间患者对变应性鼻炎相关知识问卷的得分情况及两组患者主观上愿意配合治疗患者的百分比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对变应性鼻炎一般知识、药物治疗和个人防护相关知识的问卷得分增加情况及主观上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AR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2014, 20(1):36-41. DOI: 1007-1520.201401009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等离子与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的效率、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清华同方、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获取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相关资料。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两种术式的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文献(合计病例716例)纳入本研究。合并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术式的术后出血率[OR=1.02,95%CI(0.51,2.03)]、术后疼痛[SMD=-0.55,95%CI(-1.19,0.08)]、手术时间[SMD=0.60,95%CI(-0.08,1.28)]及术中出血量[SMD=0.34,95%CI(-0.02,0.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活动恢复两者相当,等离子组患者能更快恢复正常饮食。结论相对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饮食恢复较快;在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活动恢复等方面无显著优势。
2014, 20(1):42-45. DOI: 1007-1520.201401010
摘要:目的探讨无肌松药(muscle loose medicine, NMB)全麻下鼻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选择ASAⅠ~II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0例,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及氯化琥珀胆碱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以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T1~T6各观察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T1~T4各观察时点HR、MAP、SpO2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术中无体动反应;T5、T6时点A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B组麻醉苏醒后,低氧血症、分泌物增多、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无肌松药全麻下实施鼻内镜手术效果肯定,麻醉苏醒和呼吸功能以及保护性反射恢复早,避免了肌松药及其拮抗药的不良反应。
2014, 20(1):46-49.
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9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嗅棒气味嗅觉测试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嗅觉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ationicprotein,ECP)及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应用鼻压计测定鼻气道阻力。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嗅觉功能,鼻腔分泌物ECP和鼻腔分泌物类胰蛋白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增加可能导致了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嗅觉障碍,而鼻腔阻塞可能不是引起变应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2014, 20(1):50-52.
摘要:目的分析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1例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N0不同T分级及病理分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结果41例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隐性转移率39.0%。其中T2为14.3%,T3为45.8%,T4为66.7%;T1+T2组与T3+T4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分型分类,其中高分化鳞癌转移率27.3%,中分化鳞癌40.0%,低分化鳞癌55.6%,各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T分级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多发于II区和III区,其次为IV区;对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可择区行颈淋巴结廓清术。
2014, 20(1):53-55. DOI: 1007-1520.201401013
摘要: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heterogeneous acellular dermal matrix,HADM)修复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进行修复,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生物膜成活情况及其对患者的影响。结果9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次性修复成功,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部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3年,鼻中隔未见穿孔,受植床表面颜色多为粉红,质地柔软,轻微瘢痕,均未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作为自体皮瓣的替代品,用于鼻中隔穿孔修复效果满意。
2014, 20(1):56-58. DOI: 1007-1520.201401014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辅助其他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癌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鼻内镜辅助其他手术径路治疗25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予以放射和(或)化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44%,与文献报道的传统手术疗效相似。结论鼻内镜下辅助其他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癌可起到有效减瘤作用,创伤小,避免了面容与功能的损毁,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
2014, 20(1):59-62. DOI: 1007-1520.201401015
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me singnaling3, SOCS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检测24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鼻黏膜组织(AR组)和22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OCS3 mRNA、Eotaxi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鼻黏膜组织中SOCS3、Eotax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OCS3、Eotaxin蛋白及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AR组鼻黏膜组织中SOCS3、Eotax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R鼻黏膜组织中SOCS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与Eotax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OCS3与Eotaxi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4, 20(1):63-65. DOI: 1007-1520.201401016
摘要:目的探讨软骨-软骨膜与颞肌筋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作为移植材料修补鼓膜紧张部大穿孔46例(A组),采用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紧张部大穿孔42例(B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软骨-软骨膜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97.83%(45/46);颞肌筋膜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80.95%(3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5,P=0.024);软骨-软骨膜组纯音听力平均气导听阈为27.86 dB,平均骨气导差为16.83 dB;颞肌筋膜组纯音听力平均气导听阈为27.70 dB,平均骨气导差为16.15 d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6,P=0.381)。结论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作修补材料,具有取材方便、便于植入、抗感染性强等特点,对修补鼓膜大穿孔者术后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2014, 20(1):66-68. DOI: 1007-1520.201401017
摘要:目的分析鼻源性头痛的鼻腔解剖特点,探讨头痛的原因,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进行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的评估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选择66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术前主观症状调查、局部麻醉试验、鼻内镜检查及CT扫描,综合分析以上指标并在鼻内镜下通过手术重塑鼻腔结构,探讨不同解剖异常与头痛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52例,好转14例,有效率为100%,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前与术后头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0.001)。结论鼻腔结构异常引起黏膜挤压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其中鼻中隔偏曲或其他结构异常合并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痛最常见,其次为筛泡肥大。通过VAS评分、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及麻醉试验而明确诊断,对异常结构进行个性化重塑,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4, 20(1):69-71. DOI: 1007-1520.20140101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及其疗效。方法将80例(91耳)耳聋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听力损失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12/16)、75.86%(22/29)、78.26%(36/46),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频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分别为低频型96.00%(24/25),高频型53.33%(16/30),平坦、全聋型77.78%(28/3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低中频型的疗效最好,平坦型及全聋型其次,高频型的疗效最差,临床上可依据听力损失类型判断疗效。
2014, 20(1):71-73. DOI: 1007-1520.201401019
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6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性改良乳突根治术,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2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面瘫2例(术后5 d出现),术腔反复肉芽组织生长5例,外耳道口狭窄10例,术腔出血3例,耳廓软骨膜炎2例,迷路炎1例;对所有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缓解或痊愈。结论适当预防及处理开放性改良乳突根治术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2014, 20(1):74-75. DOI: 1007-1520.201401020
摘要:
2014, 20(1):75-77. DOI: 1007-1520.201401021
摘要:
2014, 20(1):78-79. DOI: 1007-1520.201401022
摘要:
2014, 20(1):79-80. DOI: 1007-1520.201401023
摘要:
2014, 20(1):81-82. DOI: 1007-1520.201401024
摘要:
2014, 20(1):83-83. DOI: 1007-1520.201401025
摘要:
2014, 20(1):84-84.
摘要:
2014, 20(1):85-88. DOI: 1007-1520.201401027
摘要: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